杨春,男,现年34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经济师,现任三台县工商局科员。
5.12“汶川”大地震,使三台县工商局受到了严重破坏。两个工商所成为危房需要重建、14个工商所及局机关需要进行加固维修,灾后重建任务非常艰巨。
为顺利完成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艰巨工作,三台县工商局领导班子决定成立灾后重建办公室,专门负责灾后重建工作。而之前从事财会工作的杨春,被选调到了重建办。杨春深知这个全新岗位的责任重大,他知道要干好灾后重建工作,需要的是勤学、苦干和忘我,只有努力干好工作,才能对得起领导的重托,才不会辜负同事们的信任。
重建,需要的是“勤学”
灾后重建工作政策性强、程序复杂、时间紧、要求高,而且三台县工商局重建和维修加固项目还要与当地场镇风貌建设、工商文化元素相融合,重建和维修项目点多面宽,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不可预见因素,工程项目、工程量、工程造价、材料材质、价格等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而这些都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才能应对解决。
杨春作为一名工商新兵,以前只从事过财务工作,对于工程建设是“一窍不通”。但是他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专门购买了大量的建设方面书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他常揣个小本到建设工地,向工程监理人员虚心请教;他下班回到家,便一头钻到屋里刻苦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杨春对灾后重建的工作程序、政策规定、建筑工艺已了然于心,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杨工”。
重建,需要的是“苦干”
灾后重建工作既是一项政治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工作要求非常高。作为重建办最年轻的同志,他主动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从给县委、县府、市工商局的各项请示、情况汇报到合同、责任书初稿的草拟;从给县发改局、审计局、县重建办、县纪检监察局和市工商局的各项报表、文字材料到局内的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从各工商所上报的各项材料到下发给各所的通知;从文字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到装订归档,他都认认真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常常为了写好一个材料而加班到深夜,常常为了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而放弃了周末休息时间。白天跑施工现场,晚上赶材料报表,对于这些,杨春从无怨言。熟悉杨春的同事们却发现在灾后重建的两年里杨春已长了不少白发。
重建,需要的是“忘我”
杨春一直患有严重的痛风,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将治痛风的药随身携带。他一心扑在灾后重建上,常常忘记了节庆假日,忘记了下班时间,忘记了照顾家中的幼儿和远在外地白发苍苍的父母,灾后重建的这两年里,他没有休过一天干休假。
杨春的妻子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每天的工作也非常辛苦,要上夜班还经常加班。而他自参加重建工作以来,也是经常加班。今年本来计划在六一儿童节这天好好陪陪女儿,却因为加班没有如愿,妻子和女儿因此对他充满了抱怨。
2009年5月,县局重建办到绵竹、什邡、中江考察灾后重建工作,要途经杨春的家乡——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孝泉镇是旌阳区的极重灾区,在“5.12”大地震中,杨春家的房屋也受损倒塌。出发前一天,他接到父亲电话说母亲生病了,住进医院。杨春知道父亲既要照看家里,又要照顾母亲,父亲又有高血压,父亲已是力不从心,父亲非常希望他这个家里的独子能够回家照顾。可是考察任务必须要在两天时间内完成,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无奈他只好打电话回家,告诉父亲不能到医院照顾母亲,父母对此非常理解,而他却因为无法尽孝当时就已泣不成声。
天道酬勤。经过两年的努力奋斗,杨春和重建办的同志们在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突出重点难点,集中人力物力,明确重建项目时间进度、阶段任务和责任主体,正排工序、倒排工期,实现了“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工作目标,三台工商局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维修加固后的基层工商所,有着明亮整洁的办公室,有着风格统一的外观形象,有着翠色欲滴的绿化带,有着宽敞的公共区域,每个前来参观者都感到巨大的震撼! “三台工商局重建工作起点高、立意远。”这是市局领导对三台工商局灾后重建工作的充分肯定。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