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江油法院帮扶 养猪小区兴旺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12-31  发稿编辑:景秀丽

       读者朋友,如果你有机会走进四川省江油市重华镇星顺村,一定会看到许多漂亮的红顶房子。这些房子每座占地50平方米,统一设计、统一材料、统一规格。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告诉你,你可千万别冒冒失失进去住啊,因为它们是猪圈。
       这些红顶房子就是村里在江油畜牧部门规划下、在江油法院帮扶下建设起来的的养猪小区!
       星顺村离重华场镇不远,自古尽得地利之便,因此村里的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一直十分发达,每年出栏生猪在全镇占的比例都很大。 
       但由于单家独户饲养,给防疫工作和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村里的养猪业难以形成规模。于是,江油畜牧部门、江油法院就想在该村建设养猪小区。
       养猪小区说白了就是将农户分散饲养的猪,按村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猪舍,实行分户或联户科学养殖的方法。
       据了解,这种高标准无公害生态养猪小区在星顺村一共30户。猪舍由畜牧部门统一设计,政府补助1万元,其余由养猪农户支出。小区猪舍造价和普通猪舍的造价基本持平,但小区猪舍在采光、通风、保温、排粪、排水等一系列基本功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随着劳务输出,村里的青壮男子外出务工后,留守老人、妇女怎样在全民创业活动中显身手、长才干?重华镇党委、政府领导和当时帮扶重华镇的江油法院法官一直在思考。为此,在灾后重建中,在江油法院的帮扶下,该镇提出“品牌化发展农副业,小区化发展畜牧业,订单化开发新产业”的思路,着力打造“生态养殖小区”,让留守人群共同致富。
       在生态养猪小区建设中,江油法院的帮扶法官和重华镇领导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到村户,协助制定建设规划,研究筹资渠道,高起点、高标准地在星顺村启动建设“养猪-沼气-蔬菜”生态养殖小区,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50户,新建新式标准圈舍2500平方米,配套建成沼池50口,实现生猪饮水自动化,推行“三改”、“五良”新技术,构建了“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心联利,超常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
       这种“六分离六配套”的养猪小区统一喂养,统一防疫,统一销售,为村民省了不少事。小区产生的猪粪用来生产沼气,解决了村民的燃料问题。
       笔者在星顺村看到,村民“烧饭无炊烟,饲料家门搬,出行不带泥,买卖电话传”,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件新鲜事。
       目前,养猪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是在适合畜牧业养殖的地域内,按照统一规模要求,统一建设的、以养猪为主的、有一定规模的、管理规范的、种养相结合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的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养殖生态小区远离居民生活区,饲养设施和防疫设施完备,粪便处理配套,技术规程统一,管理措施一致,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进行养殖。
       去年年底,江油法院对重华镇的帮扶任务胜利完成,重华镇的养猪小区初具规模。
       重华镇打算在3年内实现养殖生猪10万头的目标,大力发展养猪小区不失为一条成功的路子。愿养猪小区的成功经验在更多的乡镇推广,让更多的群众尝到养猪小区带来的甜头。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