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公安破获特大跨省制贩毒案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7-19  发稿编辑:景秀丽
        12日从绵阳市公安局获悉,绵阳公安“2009.1.1”禁毒专案日前成功告破,该案共抓获逮捕犯罪嫌疑人8人,捣毁制造易制毒化学品羟亚胺及制毒窝点各两个,缴获氯胺酮(K粉)81.5公斤,易制毒化学品羟亚胺8.5吨,收缴涉案汽车8辆。此案是四川省单次缴获新型毒品数量最多的一起案件,也是我国自2008年8月将羟亚胺列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以来,目前缴获羟亚胺数量最大的一起案件。 目前,此案被移送起诉。
        2009年1月1日凌晨1时许,在成绵广高速公路江油市新安路段,高速交警查获一辆牌照为川ACD404的“别克”商务轿车,发现车内13只编织口袋装有可疑物品。车上一中年男子趁黑消失在夜色中。来自绵阳和江油市的禁毒民警确认,别克车内13只编织袋中粉末状的物品是制造新型毒品“K”粉的主要原材料羟亚胺和氯胺酮。别克车里还有新型毒品“麻古”、“冰毒”。
        绵阳公安高度重视此案,缉毒民警兵分三路开展案侦工作。2009年1月4日,省公安厅禁毒缉毒总队杨林副总队长,亲临绵阳指导该案的侦破,成立了“2009.1.1”专案组,并将案件的突破口定在追捕当夜逃跑的张渝身上。张渝被称为西南“味精王”,曾是四川某高校的工作人员,2005年开始涉毒,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制贩毒网络,自从2007年公安部“天网”行动漏网后,现在长期活动在自贡、成都、重庆等地,是公安部门追捕多年而一直潜逃的大毒枭,。
        2009年1月13日,专案组民警赶赴成都龙泉驿某小区的出租房内,结果张渝早已将出租房内的所有制毒工具、物品、材料等全部转移。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专案组民警分赴重庆、自贡、内江、成都等地,抓捕张渝未果。3月15日,专案组得到信息,张渝要到四川省皮肤科医院买药,因为他长期封闭在屋里制毒,制毒过程中产生的异味导致他全身皮肤过敏,奇痒无比,必须用皮肤专用药才能止痒。专案组民警在省皮肤科医院门口守候,经过10多个小时的蹲点,发现取药人是张渝的马仔。就这样,在长达4个多月时间里,专案组民警数十次奔走在重庆、自贡、成都、内江等城市,然而张渝时隐时现,飘浮不定。
        2009年4月23日,专案组获取情报,张渝正在成都龙泉驿一带活动。当晚,在成都市成华区圣灯乡一个小胡同里,专案组民警在成都警方的配合下,将驾驶着三菱车的张渝(男,42岁,重庆渝北区人)及其同伙邓有富(男,32岁,新都市石板滩镇人)抓获。随后,专案组返回成都某木材加工厂,挡获了即将启运的9个大木箱疑似氯胺胴(K粉)。专案组民警又连夜查获张渝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某小区202房制毒窝点,查获已打包准备转移的制毒工具和制毒辅料若干。缴获氯胺胴(K粉)81.5千克,羟亚胺124.5千克,查扣运输、贩毒车辆2台,毒资30余万元人民币。
        张渝面对审讯,将所有的责任一个人扛下。专案组制定了详细的审讯计划,派出得力干警、心理专家,对张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给以亲情感召。半个月后,张渝交待了自己和邓有富非法买卖制毒物品和制造毒品的犯罪事实,并交代从2008年底至2009年3月份,他伙同邓有富、徐洪伟(男,30岁,自贡市盐滩区人)、张斌(男,22岁,成都市龙泉驿区人)、张辉元(男,35岁,成都市新都区人)、张仕利(男,24岁,成都市新都区人)等人分别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某小区202号出租房,新都区石板滩镇某小区租房内多次制造毒品K粉。
        张渝说:“制毒原料羟亚胺是从网上认识的江苏籍男子“老陈”处购买的,我们在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等地交易并用汽车运回成都。”2009年5月14日19时许,专案组民警在河南省济源市九龙便捷商务宾馆停车场,将正在非法买卖羟亚胺的庞宏、陈剡现场抓获,缴获羟亚胺300公斤、蓝色别克商务车一辆。同时,留守在河南省焦作市的专案组民警,将庞宏位于焦作市北苑小区仓库查封,缴获羟亚胺7.35吨,涉案汽车4辆。专案组顺案深挖,连夜捣毁了庞宏在河南省新乡市大块镇非法生产羟亚胺的加工厂(新乡市鑫星化学助剂厂),在加工厂又收缴非法生产羟亚胺600公斤。
        审讯中,庞宏、陈剡对非法生产和非法买卖易制毒化学品羟亚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至此,这起历时5个月,跨省制、贩毒案件告破,公安部发来贺电。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