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健康扶贫工程爱心大使、高级工程师、四川绵阳星光微生物研究所所长谌虎成
以勇敢作开山斧,以谦逊作加速器,以坚韧作铺路石,以志向作航标灯。便基本具备了作人的美德。随时保持并发扬这种美德,并无私地用于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没有比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更值得骄傲的事业,也没有比献身科学,拯救生命更伟大的贡献了。而融前者之骄傲,后者之伟大于一体的四川绵阳市星光微生物研究所,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正以其艰苦的创业,奋发攀登的金色年轮,济世救人、救人无数的卓越奉献,在中国西部科技城——绵阳熠熠闪光,烁烁生辉。
应该说,绵阳市星光微生物研究所,集20年之艰辛,所研发的灵芝抗癌保健系列产品,早已被日本、香港、台湾和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发改委、药监局等中外有识之士和高层领导所认同,其“灵芝孢粉”“灵芝精粉胶囊”也早已被列入国家和四川省重点科技开发项目,并获得国家专利,2002年被国际权威专利刊物英文版收录,多次被《人民卫生报》《中国中医药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强势媒体重点报道。通过报道,人们惊奇的发现,绵阳科技城还有一个专事救助癌症患者的高科技组合,这个组合就是“绵阳星光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西部电子工业城,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男性,他就是中国健康扶贫工程“爱心大使”,四川华西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绵阳市星光微生物研究所所长谌虎成先生。
谌虎成,1953年生于四川三台县农村,姐妹兄弟7人,童年和少年基本上是在战乱和贫穷中度过。三年特大自然灾害时他正在读中学,是在糠、菜、树皮和草根裹腹的极端困难条件下进入四川工学院的。大学四川又逢“文革”内乱。是善良、同情和少年持重的良好个人修养和温良恭俭让人的民族本性,使他能在动乱中艰难完成其学业。
1968年大学毕业时,谌虎成被分配到了远离家乡的川西北森工局林场工作。在“山深林密毒蛇多,冬季封山夏蚊狂”的蛮荒之地,他一干就是十年。由于“文革”时的非正常行课,再优秀的学生都不可能一点儿都不受影响。恰恰是在川西北大森林与草木为伍、和蛇虫为伴的岁月,谌虎成有条件重新捧起了上大学时那一本本厚重的教课书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终于在“涵吟”的“兴味”中贯通了书中的绝学妙理。甚至当年人们闻之咋舌,避之尤恐不及的英文、日文课本,他也凭其孜孜孜不倦的执着和与众不同的颖悟弄了个八九不离十,虽离精通尚有距离。但学懂读顺是毫不夸张的。正是这一有心,为他后日,即今天的事业埋下了重要而饱满的一笔。
那是文革开放不久的25年前的一天,辗转已成长为绵阳市技术开发服务站站长的谌虎成,在省会成都的一次科技会议上,偶然接触到一份来自日本的日文版食用菌培植宣传技术资料。当时“文革”结束未久,改革开放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敏感阶段,虽说是“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毕竟是百废待兴,人才奇缺,许多好的国外技术资料,皆因为是洋文,很多人都只能是望“洋”兴叹。谌虎成多年游弋于“洋文”的江河湖海,自然是一见了知,知道那是一种食用菌——磨菇培植技术介绍。于是迅速翻译成中文,并在与会朋友中广为散发,很快,金针菇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全省,甚至全国各地作为美味佳肴在餐桌上热乎起来,谌虎成本人也成了绵阳市金针菇培植第一人而载入当地农业养殖业发展史册,并将当年生产的大部分金针菇产品返销日本创汇。
接着,谌虎成又先后培植了台湾人喜欢的“黄背大木耳”以及猴头菇、鸡鬃菇等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成份的食用菌类新品种,并无私地转让技术,带领和影响远近慕名而来的大批意在勤劳致富和科技致富的人们,为改变农业生产区单一农业的状况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敦厚而实在的谌虎成先生于是有了“菩萨虎”的称谓。
追求卓越,造福人类,志向高远的谌虎成先生倾心于微生物的研究开发工作,在1986年名至实归地成为“绵阳星光微生物研究所”所所长后,更加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对患者,特别是癌症患者,又特别是家境贫困的重症癌症患者感天动地的拳拳爱心,时时大伸救援之手,广献博爱之心,垂20余年之心血,经他亲手拯救的濒临死亡的生命以数千计。其主持研发的以“星光灵芝孢子粉”为代表的数十个项目得以荣获国家科委和四川省各类金、银奖。
2004年9月,由谌虎成和国内众多著名肿瘤、癌症专家携手合作,采用国际领先的超微破壁物化降解技术开发而成的“恒灵牌星光灵芝孢子粉”,以其显著的高科技含量和强劲的抗癌功能,被中国健康扶贫工程四川省“关爱另一种贫困”系列慈善活动组委会所选中,用于对贫困肿瘤患者进行康复扶助,并于2004年12月27日在绵阳正式启动,计划8年救助72000名重症患者。
四川安县沸水镇60岁病员蹇兴萍患胆管癌,先后到四川华西医院,省肿瘤医院多方求治,花光了家里几十年来的所有积蓄,“5·12”地震又房倒屋塌,这中一贫如洗,奄奄待毙……
四川三台县向阳镇60岁患者谌敦兴,绵阳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胸膜)腺癌浸润,双肺溃烂,饮食俱废……
中国核九院第五研究所80岁老专家王炳录患食道癌,长期不能进食,且不能手术,只能靠放疗和药物维持生命……
浙江杭州下城区56岁病员患巨块型癌伴肝内多发性转移,左肝巨大占位性病变,门脉癌栓形成,上海、杭州、四川华西医院等全国各大医院拒绝收治……
绵阳市益多园冯伟同时患大细胞癌、小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左肺癌等多种癌症,曾先后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广安门医院,四川华西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8家医院,4次手术,8次化疗,神衰体弱,骨瘦如柴……
地不分南北,路不分远近,家不分贫富,人不分亲疏,谌虎成一律一视同仁,待如父兄。无论天寒地冻,炎天酷暑,还是雨雪风霜,夜半三更,凡有电话,总是呼之即到,有求必应,不但亲接新送,而且时时访询,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地送药送医送温暖,如前面列举的几类病人,无一不起死回生,健康如常。更有67岁的摄影家患者林兆贵,四年前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报着“死马当着活马医”的态度,找到谌虎成,他就像对待亲兄弟一样,悉心救治,病魔很快被驱走,现在每天身背照相机,驾着摩手车,出没往返于名山胜水,摄取祖国大好河山,5·12大地震后,只身驾着摩托先后18次往返北川等重灾区,拍摄地震第一现场照片7000余幅。并成功地举办了地震个人影展,被人称为“抗癌老顽童”。
绵阳市剑南路小学50岁模范教师李宁,除手术时住院20天,出院后一直坚持服用谌虎成亲自为她配送的“灵芝精粉胶囊”,四年来未请过一天假,未缺过一堂课,每天笑容满面,显得朝气蓬勃,被人称为“抗癌玉女”。
家住重庆的兵工装备部老技术人员邓荣仙女士,先后患淋巴结癌和甲状腺癌两次,全身大小包块30余个,大的6公分,小的2公分,不住院不手术,谌虎成一次又一次地以“灵芝孢子粉”和“福来尔”调整理,不足一年,包块全部消失,经检验所有癌细胞呈阴性。
70岁的兵工老人钱梅声女士,三年前患重症肌无力,脚不能走,手不能动,甚至眼珠都不能转,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几乎跑遍全国各大医院求医无果,后被谌虎成知悉,亲自配送“孢子粉”和“灵芝精粉”施治,现不但行动如常,而且从事大量家务劳动,成功攻克了“重症肌无力”这一目前尚属世界性的医学难题……
太多,可以说举不胜举。成百上千的癌症,绝症患者在谌虎成的精心调治下,无一不沉疴大起,一个个坚决地告别阎王,勇敢地走向新生。重新提起生活的勇气,扬起抗击癌症的风帆,迎接第二次生命绚丽的曙光……
诚如癌症患者们所赞颂的那样;用星光灵芝筑生命长城;驱癌魔病患留幸福时光。为攻克癌症披肝沥胆;给人类造福星光烂……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