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灾后重建 经济信息(十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4-27  发稿编辑:刘庆

    三台加快推进灾后重建


    2009年开年以来,三台县以构建项目争取、落地、实施、监管体系为核心的项目推进机制,千方百计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服务保障,举全县之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该县首批448个重建项目已开工180个,竣工58个,已累计投资5.91亿元。

    同时,该县突出以受灾群众帮扶为重点,确定了住房解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八项民生工程” 79项民生任务,全年计划安排资金123035.16万元。截止3月底,各级资金已执行32904万元。城乡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农机购置补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14个项目全面及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建设标准粮田、整理土地、新增耕地、建成高产稳定基本农田、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等5个项目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至100%。城镇医疗保险、农村敬老院建设、青少年活动阵地、灾后农房重建等46个项目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5%至50%。


江油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江油市有中小企业28000余家,去年,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58.2亿元,占GDP比重的42.8%,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6.5%。据了解,今年一季度,江油新增规模中小企业25家;中小企业总产值实现29.1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26.1亿元,增长53.9%,实现增加值11亿元,增长34.8%。中小企业成为江油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潜在的增长因素。


    江油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本着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全力支持中小企业这片健康发展。从项目建设、财税、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中小企业以支持。对企业因技术改造、扩建等需在原工业用地基础上增加用地等情况采用协议出让方式出让工业用地;实施特殊时段电价扶持政策,强化金融服务,放宽抵押质押品种等,为中小企业发展增添活力。同时,该市落实了劳动用工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对因“5·12”受灾严重的企业,免征2008年企业所得税,多渠道为48户中小企业争取地震恢复重建补助资金3626万元。


    江油通过银行、政府、企业三个方面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联动,突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目前,金融部门已向全市1000余家中小企业发放贷款2.9亿元,有效地破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江油还组建了专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银通担保公司,财政部门已累计拨付6000万元作为公司注册资本。今年,银通公司已为南方建设、华丰肉联、长兴公司等91家中小企业提供7900多万元资金担保。


    为给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江油将现有7.29平方公里工业园区扩大至20平方公里以上,形成一、二、三产业分区发展模块。目前,园区扩区的拆迁工作已全面展开。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的涪江三桥正在进行主体施工,计划年底完工通车;原路面不足10米宽的江彰大道扩建正紧张施工,扩建后路面宽将达到50米,能完全满足工业开发新区运输要求。


    同时,该市对园区道路、水电气等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对西区6条主干道和管网设施硬化更新处理,为了更好地方便企业入驻、投产,江油一期投资7000万元、面积5万平米的标准厂房已建成,13户中小企业新迁入驻投入使用,二期20万平米标准厂房也已动工修建。


安县构建工业经济圈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寒流”中,安县把发展工业经济圈作为落实科学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坚持规划、投资、服务三力合一,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强势发展。


    2009年,安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抓好四大工业经济圈发展,实现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投资60亿元,规划出黄土-花荄-界牌3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中小企业工业园,对口承接沿海省市、对口援建的辽宁省、绵阳长虹、九州等企业产业转移项目。重点发展电子和汽车零部件加工、特种纸业、生物制药、轻工、纺织等产业。目前,该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特色食品、电子和汽车零部件加工为先导,以新型建材、特种纸业、生物制药为支柱,电子、制药、机械、印刷、包装、食品等六大产业,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