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灾后重建 经济信息(六)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2-03  发稿编辑:刘庆

    游仙:500万元为农房重建“开路”

    为了让灾后农房重建急需的大量建材拉得进来,游仙区交通部门提出“灾后重建,交通先行”,积极当好灾后农房重建的先遣队。经过连续三个多月的苦战,游仙360公里因灾受损道路迅速恢复了通行,确保了农房重建建材运输顺利。

    进入农房重建高峰期以来,由于运送建材车辆总载荷较平日陡增10倍以上,全区各干线公路好路率由震前的76%骤降至42%,大大影响了沿线各地农房重建。为确保运输“大动脉”畅通,2008年10月以来,该区交通部门专门成立了抢险保通领导小组,组建了4个现场办,先后组织500多人、调集各类设备100余台(套),并联系盐亭建安公司、九鼎建筑公司等7家施工单位增援抢险保通工作。

    各乡镇也积极组织人力物力,配合交通部门抢通和恢复关键路段。新桥镇铜铃路、凤凰乡石龙路、石马镇百龙路等多条村道在受阻后,均通过填埋修补等措施及时得到恢复;建梓路、石沉路、刘柏路等乡镇干道在遭遇浸泡、碾压等情况下,共清理垮方1000余立方米;中环线张家咀桥段、安梓路忠兴至柏林段、胜黎路太平场口至红光段等主要干线公路均已得到基本修复,并通过动态维护,保障了建材运输车辆的基本通行。2008年10月中旬以来,游仙区已投入近500万元养护资金,先后运送建渣、连砂石等填充物1.6万余方,清理垮方超过3万立方米,全区损毁道路目前已全部抢通,部分路段已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

    安县:“外引内联”解决建房用工难

    面对灾后农房重建用工难题,安县采取“筑巢引凤”的办法,致力改善路、水、电等硬件环境,全力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吸引外界建筑单位参与安县农房重建。据统计,安县采取通过熟人介绍、打电话邀请、网上发布消息等办法,已邀请了省内外60多家建筑施工队伍进入安县参与灾后农房重建,极大地加快了灾后农房重建步伐。

    同时,安县还号召群众亲帮亲、邻帮邻,合伙建设新家园。据了解,在安县,有很多村社都是通过建立互助组的形式,解决了建房用工难的问题。

    盐亭:“五大礼包”送给返乡农民工

    盐亭县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维权服务和劳务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困难,给返乡农民工送上了“五大礼包”。

    该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有15万多人,年务工收入10多亿元,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方面。2008年下半年至春节期间,部分农民工纷纷返乡与家人团聚,该县抓住这一机会,组织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发挥各自特长,关爱返乡农民工。一是送“维权”礼包。设立投诉热线、发放维权卡,利用全县12个农民工维权法律服务机构,确定专人对农民工反映的问题进行跟踪服务,共追讨工资、欠款32万元。二是送“培训”礼包。由政府搭台,劳动社保、城建、龙头企业和职业技术学校等组成“四位一体”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免费对1万多名返乡农民工进行烹饪、维修、电脑、建筑等方面的培训。三是送“招聘”礼包。动员35户规模企业,提供450个岗位,协调20余个建筑企业,吸纳返乡农民工2万余人参与灾后农房重建。四是由民政、妇联等部门送“救助”礼包。向全县700多名困难返乡农民工,送去扶助资金11万余元。五是送“爱心”礼包。36个乡镇分别召开返乡农民工座谈会50余次,收集意见98条,解决返乡农民工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100多个。

    涪城:七成重建户搬进新居过年

    涪城区将灾后永久性农房建设作为头号民生工程狠抓不放,整合一切资源、调动一切力量,确保农房建设又好又快推进。据统计,目前,该区已竣工8466户,占重建总户数的73.1%,房屋竣工的重建户已搬进新家过节。

    涪城区在农房建设中,不仅按照群众的统一意见进行规划设计、决定承建单位和建房价格等重大问题,而且在安置点成立了由村社干部、建房户代表组成的质量监督小组,每天在施工现场对房屋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监督,建房过程公开透明,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区还积极与区信用联社协商,搭建融资平台,由区财政先期投入500万元保证金,争取信用联社5000万元信贷支持,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的资金压力。截至目前,该区11585户重建农户已全部规划选址,11577户已经破土动工,占重建总数的99.9%;农房应加固47123户,已加固35384户,占应加固总数的75.1%。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