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人武部在帮助受灾群众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中,积极配合地方党委开展“万村党建富民、建设美好家园”活动。7月1日以来,两名主官带领县上有关部门和人武部驻村干部,深入联系的仙鹅乡普丰、高庙、三坪村,走村串户,工作在村里,夜宿在农家,帮助受灾群众制定生产发展规划,协调解决在房屋修缮、生活补助发放、秋收秋种等灾后重建中的具体困难。耀眼的迷彩服成了田野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上校书记”:协助党委搞规划 帮助群众抓发展
县委常委、县人武部高顺部长作为县委领导,是派驻仙鹅乡驻村工作组组长。负责组织县环保局、人大机关、人武部联系仙鹅乡灾后重建。7月1日,县委文件下发的当天下午,高部长便逐一通知有关单位驻村干部,一同前往仙鹅乡,同党委、政府一道进行专题研究,经过认真分析和讨论,确立了“建设一个村级班子、培育一项主导产业、健全一套工作机制、修缮一批基础设施”的“四个一”工作思路和具体目标。随后高部长一行又来到普丰、高庙、三坪村,就如何落实群众敏感的补助钱粮发放、房屋修缮和新建住房优惠政策的落实等问题同村上的同志和部分群众座谈,此后,高部长无论军地工作再忙,都坚持做到每周至少保证有3天时间在基层,督促检查“四个一”任务的落实情况。乡党委书记史思军说:“高部长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共帮助该受灾群众协调解决住房贷款320万元、生产发展资金63万元。”关停的大千丝厂在震后也开始恢复生产。
“中校乡长”:顶风冒雨走亲戚 嘘寒问暖解疑难
驻村入户工作全面展开后,梓潼县委又给县人武部蒋兵政委封了一顶头衔:驻村入户县级部门牵头领导。主要职责是负责县级驻村部门在仙鹅乡工作的组织协调,协助乡政府抓好发展生产和自救工作。乡长曹红梅半开玩笑地说:“蒋政委是县委给我们仙鹅人民派来的‘中校乡长’”。
来到仙鹅乡,高部长、蒋政委同乡党委、政府全面分析灾后重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制定生产发展规则。走进农户家中,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具体困难。
该乡有一位叫黄坤的青年,是当地闻名的养猪大户,人称“猪司令”,今年眼看生猪就要变成现金时,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摧毁了他的致富梦,养猪场变成了危房,150头准备出栏的生猪被砸死砸伤。当得知这一情况后,蒋政委主动与他攀上了“亲戚”,先后三次顶风冒雨到他家了解情况,同他拉家常,嘘寒问暖。此时的黄坤陷入了资金周转的困难之中,他准备卖掉200头猪后不再从事生猪养殖。蒋政委建议他加固、重修猪舍,鼓励他继续从事生猪养殖。经预算约需资金18万元。第二天上午,蒋政委便同信用社的同志取得联系,帮助黄坤贷款8万元,加上自筹部分,加固了猪舍21间,新修了猪舍10间。目前黄坤的养殖场基本恢复了生产。黄坤感激地说:“我要感谢蒋政委,是他鼓起了我灾后重建的信心,帮助我度过了难关!”
“少校村官”:头戴草帽走田间 夜带手电访农家
按照县委文件安排,政工科科长许忠永担任普丰村驻村干部。许科长用行动作出了证明:当兵的不光会扛枪打仗,种田一样是行家里手。
“老马,你的水稻得到了曲霉病和颈稻瘟,是由于前期预防不及时造成的,你看三化螟也开始在繁殖了,你赶快到村惠民农资店买些农药回来,趁天晴打下去,只要在喷药24小时内不下雨就能够起作用。”许科长蹲在一块稻田边,对7社的马元宋说。“要得,我马上就去买。”“许科长,看不出你还是种田的内行呢!”
自从驻村以来,许科长白天头戴草帽,身着一身迷彩服,同社长奔走在田间地头,指导群众不失时机,搞好田间管理。组织群众成立互助组,开展互救,夜晚便带上手电,挨家挨户进行访问。副乡长敬小勇说:“一个多月以来,许科长已经帮助群众解决了30多个生产、生活中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少校村官’!”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