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使四川省绵阳市6897户企业及4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遭受重大损失。绵阳市工商局充分行使作为市场监督管理者的权力,积极承担起保护商标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要职责,努力为企业灾后恢复重建服务。半年来,全市工商系统指导注册了30多件农副产品商标,推荐8件商标申报省著名商标,查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53件、侵犯奥林匹克标志等案件4件,没收侵权白酒、红酒21847瓶。至今全市有驰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26件。
绵阳工商局在促进灾后恢复重建中,加大“四个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品牌效应。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对工业企业进行商标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企业商标品牌意识,鼓励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打造区域品牌、争创知名品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大调查力度。积极开展灾后商标使用、保护状况调查,将现有的4000余件商标进行分类登记;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企业商标意识不强,甚至没有注册商标的状况,多次派人深入企业进行宣传培训;对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改制、破产中的商标无形资产进行梳理,帮助牵线搭桥,盘活闲置商标,开发利用存量资源。三是加大指导力度。紧紧围绕大企业、大集团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进行指导、帮助,积极引导农民、涉农企业和有关组织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促进灾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四是加大保护力度。指导企业建立管理体系,保护自身商标专用权,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调合作,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对各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重点区域、重点企业进行重点监控、重点保护。同时,还与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企业建立了定期联系,听取企业在打击商标侵权假冒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指导企业正确使用和管理商标,运用商标战略开拓市场。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