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涪城区农村信用联社是全省打造核心竞争力试点单位之一。该区联社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大胆探索,精心组织,平稳实施,并初见成效,呈现出人心思上、队伍稳定,业务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着力建设九大体系
该联社围绕“组织构架、薪酬、核算考核、市场营销、风险管控、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建设、后勤服务、组织保障”九大体系构建着力完善机制。一是优化组织构架。由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对机构扁平化,建立前台创利润、中台控风险、后台作保障的条线专业化垂直管理模式。前台人员总数357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88.8%,中台34人,占职工总数的8.5%,后台11人,占职工总数的2.7%。二是科学考核薪酬。由过去“领工资”向“挣薪酬”转变,全员绩效考核,下保底,上不封顶,薪酬能升能降。坚持员工报酬与单位效益及个人贡献挂钩,坚持员工收入增长与发展速度、质量、效率基本同步。三是加强核算考核。由信用社主动领任务,按照综合、专业化、农业三种类型机构分类,按照“统一管理、授权经营、分级核算、分级考核”的核算和实行“分类指导,分级考核,效益计酬,贡献计奖”的原则考核。四是激活市场营销。以客户为中心,盯住农户、社区、中小企业三大目标市场。顺应市场变化,金融产品突出特色,合理定价贷款利率。对基层社授权经营,减少决策链条,对发放贷款单笔2000万元以上或单户贷款余额4000万元内的新增贷款,联社自主决策。五是严格风险管控。实行授权经营管理和授权执行考评机制和梯次的风险管理机制,联社经营管理层设信贷管理、财务审批、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并成立授信评级、风险管理、计划财务科技、稽核监察保卫等部门,相互制约,分层监督。同时,聘兼职专家参与贷款评级授信和审批的评审咨询和风险提示。六是开发人力资源。全员公开竞聘和竞争上岗,推行上岗资格认证制度,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和干部淘汰机制。对因履职不到位造成5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就地免职,未完成当年计划任务的就地免职。七是强化后勤服务。联社新成立专门的后勤服务中心,全面负责全区信用社的后勤服务及资产管理,将基层信用社从日常繁琐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经营营销。八是建设企业文化。以“大团结、干事业”,“追求卓越、创造超越”,“想过成功,想过失败、从未想过放弃”等作为涪城信合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形成统一目标、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正视困难,培养执着的团队个性。建立一套独具特色的制度,创新有效的活动载体,试行“中干早餐会”、“班子午餐会”例会制,使各部门、各成员时刻保持良好的搏击状态,树立全员服务理念。九是加强组织保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委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增强党委驾驭全局的能力,形成团队和组织合力,确保试点目标实现。
全面实施初见成效
该联社通过召开全区职工动员大会,宣传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意义,激发全员积极投身改革。经过职工自愿申报岗位,51人竞选中层干部职位,35名干部脱颖而出。员工与部门领导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双向选择,共有371人参加了双向选择,真正转换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员工的敬业精神增强。实施方案以来,员工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每个人都在挖掘自己最大的潜能,去想事,去干事。今年一二季度按打造核心竞争制定的办法考核,绩效真正与收入挂钩,员工已尝到甜头,个人收入大幅度增加。二是员工拓展市场观念不断增强。打造核心竞争力期间,时间紧,任务重。全体员工都围绕目标任务,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积极深入市场拓展业务,踊跃参加低成本资金组织、蜀信卡营销、优质文明服务等竞赛活动。三是员工学习氛围浓烈。“不学习就要落伍,就跟不上形势,”这已成为涪城信合人的普遍认识。员工积极参加《银行营销》知识培训,报名学经济管理、学法律知识,不断为自己“充电”。四是促进了业务增长。7月未,全区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23.7亿元,比年初增加4.6亿元,同比增加3.4亿元;各项贷款17.6亿元,比年初增加2亿元,实现盈利426万元,同比减亏514万元。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