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灾发生后,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全面安排部署并着手组织实施了全县畜牧抗震救灾工作。并立即组建了以机关党员为主的全县畜牧系统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和动物防疫三个“应急小分队”,要求全县畜牧系统干部职工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坚守工作岗位。
震灾发生的当天下午和随后几天,在搞好局机关灾情调查的同时,全局派出四个抗震救灾工作组,分别对全县各基层畜牧兽医站和规模养殖场的受灾情况进行现场查看、慰问安抚和调查统计,了解和掌握了全县畜牧系统和畜牧生产受灾情况,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准确依据。针对局机关办公楼和部分派驻机构房屋毁损严重出现的险情,及时组织开展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保证了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危房四周显眼处张贴、悬挂警示标志,努力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在野外迅速搭建临时办公帐篷,坚持全员每天坚守岗位,一个月没有休息,从而保障了全县畜牧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有序推进。
震灾发生后,迅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和县内饲料企业开展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先后组织捐款和缴纳“特殊党费”共计43360元,从而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机关、系统和全县饲料企业中得到大力弘扬。
灾情发生后,及时争取、组织调运和发放消毒药、畜禽生物疫苗、兽医药械、冷链设施等畜牧防疫救灾物资10余批次,组织开展畜禽圈舍消毒2000多万平方米,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92万头只,从而为实现全县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畜牧抗震救灾总目标提供了保障。
及时下发紧急通知,全面安排部署了畜牧抗震救灾相关工作。组织畜牧系统切实指导受灾农户抓好生猪、家禽养殖,加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利用国家畜牧项目尽快恢复生产。组织涪江两岸畜牧兽医站及时搞好养殖大户畜禽和人员转移,切实做好唐家山堰塞湖泄洪避险工作;组织沿江畜牧兽医执法人员开展昼夜巡逻,收集和打捞江河漂浮动物尸体并就近进行无害化处理,组织搞好洪水淹没区域畜禽养殖环境消毒工作,坚决避免动物疫情的发生与漫延。加强畜禽检疫和涉牧市场监管,组织各检疫分所严格检疫程序,全力搞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吃上了“放心肉”;组织畜牧执法人员,严厉打击哄抬涉牧物价、销售假劣畜牧生产投入品的不法行为,从而为保持全县畜牧生产正常秩序提供了保障。
建立救灾物资专帐登记制度,做到救灾物资专人接收、登记和发放,专帐管理,严格把牢救灾物资接收关;面向基层,把各种救灾物资全部发给受灾严重的基层站和养殖大户,严格把好救灾物资发放关;实行公开透明管理,所有救灾物资分配发放方案,均由局党组集体讨论决定,并以文件形式在三台县畜牧信息网上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并派员进行全程监控,严格把好救灾物资监督关。通过努力,使上级下发我县的10多批畜牧救灾物资无一乱发乱用的现象发生。
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招商引资。为认真落实县委关于年内“新建一个生猪扩繁场”的指示精神,
切实做好联系镇乡抗灾自救和生产发展工作。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