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之后必反思,反思之后必大干。为了不让地震灾害拖住三台工业发展步伐,三台县经济商务局深入贯彻省九届五次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落实县委县府提出的“开放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富民”三大战略目标,全力以赴抓好震后工业经济发展,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措施和奋斗目标不变,全面完成全年工业任务指标的决心不动摇。坚持以产业为支撑、项目为载体,千方百计落实一批项目、积极争取一批项目、集中精力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努力完成一批在建项目的发展方针,把提升支柱产业和重点优势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与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把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与承接产业转移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推进项目建设力度,确保我县灾后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目标锁定 恢复生产信心不移
地动天不塌、胜灾心不移。“5·12”特大地震中,三台县工业企业遭受了重大创伤,造成全县7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1360户规模以下小企业厂房、设备、原辅材料、产成品等方面直接经济损失达41831.68万元;造成企业停产及重大项目建设受阻间接损失达12919.6万元。“5·12”大地震后,县经济商务局在县委、县府的坚强领导下,局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大地震给三台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性,如果工业经济下滑掉队,必将要拖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工业强县”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地震灾害对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企业在短时间内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开足马力生产,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局领导班子组织了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了“大灾之后要大干”的思想大讨论,使全体干部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局党组11名成员在灾后第二天,分为六个组,深入企业和车间开展了集中调研和现场办公,认真研究解决企业受灾后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针对一个问题一个措施抓落实,做到不放空、不搁置、不过夜、不推诿。对企业在大震后因用电、用水、用气、用工的影响而导致企业生产无法开工;融资困难导致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周转资金短缺;原材料涨价导致企业亏损等生产要素方面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并针对每个企业存在的每一个问题,落实了领导包企责任制,做到企业问题不解决不回单位,企业不复工领导不离厂,认真帮助企业制定恢复生产方案的措施,鼓励企业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千方百计促使企业早日恢复生产。通过艰辛努力,震后不到半个月,各企业就相继恢复生产、在建项目恢复建设、新上项目落地三台。截止6月底,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任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84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工业增加值6.42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到86户,新进规模工业企业7户。
产业提升,倾力打造“四大支柱产业”
“非常之时,尽非常责任”。大地震之后,局领导班子牢记“工业强县”战略之责,审时度势,变压力为动力,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找准工作着力点,突出工作重点,结合三台实际,充分发挥三台比较优势,在延伸产业链上花力气下功夫,进一步拓展四大支柱产业发展空间,确保年初确定的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35.5亿元的目标任务不减、措施不变、工作重心不移,推进三台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重点从以下方面突破:
——倾力打造纺织丝绸产业。在做大做强四川省棉麻集团绵阳纺织有限公司、绵阳佳联印染有限公司、绵阳佳禧印花有限公司、四川银泰丝绸有限公司、四川永茂丝绸有限公司、绵阳恒昌制衣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侧重于加大承接东部纺织产业梯度转移工作力度,进一步延伸纺纱、织布、印染、服装产业链条,2008年纺织丝绸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力争达到12亿元。
——倾力打造食品加工产业。充分利用我县生猪、家禽、粮油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农副产品生产,在深加工和精加工等关联环节上花力气,尽快构建起“农工商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围绕这个格局,坚持以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致力于解决场地分散、环境污染难治等问题,重点扶持上海梅林(绵阳)食品有限公司尽快建成4万吨/年肉食品罐头生产线,大力支持四川斯坦瑞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40万头生产线和三台方兴肉联有限公司年宰杀500万只鹅鸭生产线等加工企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四川川粮油脂有限公司、三台神龙粮油有限公司、绵阳冯氏饲料等企业发展以粮食、油料等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的深度加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2008年食品加工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力争达到12亿元。
——倾力打造能源化工产业。大力支持四川古杉油脂化学有限公司生物柴油扩能,加快启动四川翰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5万吨/年车用乙醇生产线建设,进一步抓好四川永安电力、四川华能明台、三台吴家渡电航和四川启明星磷酸盐有限公司、三台嘉盛化工有限公司等能源化工企业发展,尽快启动三台冬瓜山电站等一批新上项目。2008年能源化工产业实现产值7.5亿元,力争达到10亿元。
——倾力打造机械制造产业。大力支持三台固锐实业有限公司扩建中研磨具生产线项目;支持亚新科双泰(四川)零部件有限公司加大技改投入,发展高端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支持三台剑门泵业有限公司开发衬塑石化泵技改扩能项目,以及四川省三台力达泵业有限公司、四川剑峰泵业有限公司、四川省蜀龙泵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力推四川京冶轴承工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圣达工具有限责任公司等技改扩能项目,使全县机械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值8亿元,力争达到10亿元。
工业强县 以项目为支撑助推工业发展
“工业要强县,项目必先行”。“工业强县”是三台县实施“三大战略”重点之一。为使该县工业经济不受大地震的影响,尽快恢复到地震前的生产水平,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县经济商务局领导班子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工作思路、工作重点统一到县委县府抗灾重建要求上来,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围绕“工业强县”战略花力气、添措施、出实招,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千方百计争取和落实一批项目,集中精力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包装储存一批项目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对重点工业建设的指导、跟踪和服务,真真切切帮助企业解决在申报项目、争取项目和实施项目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建设领导,认真落实了局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和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制定了项目服务跟踪措施,建立局级干部联系企业周报制和企业实施项目进度月报制,有效促进了实施项目目标、进度、措施和责任的落实,加大了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督促督办,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协调解决,为重点项目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成效;二是抓好重点在建项目的建设,对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及时的督查、了解、发现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重点项目尽快恢建、竣工投产,发挥好投资效益;三是抓好企业技改项目建设重点,着力提升支柱产业和重点优势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切实抓好项目储备,对那些有可能、有发展空间的项目建立档案,落实了专人跟踪了解,掌握项目业主的意向及要求,让投资业主了解、知情和认同我县投资环境,最大限度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以最好的服务环境吸引和激发投资者到三台落地;五是切实做好项目争取工作,为了做到争取工作常年有人抓,局成立了项目争取工作小组,积极协助指导企业申报省、市重点项目和重点技改项目,主动向省经委、省中小企业局、省商务局的领导汇报我县重点项目规划和重点在建项目实施情况,努力争取省、市的各项优惠政策及资金的支持。通过上述工作,今年以来,我局为翰通公司、佳禧印染公司、水晶公司、上海梅林公司、双泰公司、剑门泵业公司、固锐实业公司等11户企业申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为剑门泵业公司、磷酸盐公司、绵阳纺织公司、佳联印染公司、三台水晶公司等5户企业申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为3户企业成功申报省知名商标奖。上半年已争取到省重点技改贷款贴息资金180万元,从而促进了企业加快发展。目前,绵阳佳禧印染公司年产5000万米服装面料印花生产线、四川惠天投资公司年产8万吨腐殖酸有机肥生产线、三台固锐实业有限公司扩建16条中研磨具生产线、欧亚木业公司年产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景峰公司新建生物柴油生产线、亚新科双泰公司油封骨架及铝制AFV车轮生产线、三台金鑫源金属制品公司、颐康床垫科技有限公司搬迁扩能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式落地三台,总投资达到5亿元,强推我县工业快速发展。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