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寻梦的农家女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3-05  发稿编辑:
    编者按:曾经苦难,铸就刚强意志,今朝创业,再写新的辉煌,仅以此文献给天下勇敢善良的女性朋友。
    前不久一位同行向我提及,说有一位雅安农村妇女,命运坎坷,2005年6月从雅安来到绵阳,举目无亲,好心的绵阳人从多方面向她伸出橄榄枝,她以坚强的信心开起一家包子店,并以精湛的技艺和热情的服务赢得了顾客。如今,生意正蒸蒸日上。近日,笔者有幸走近了她。
她叫彭绍琼,今年37岁,雅安市雨城区陇西乡丁家村三组村民,趁她工作空闲,记者采访了她。当记者说明来意,她眼泪哗哗往下掉,她说她只要见到好心人和媒体的朋友,她都要掉眼泪,并说这些年来生活辗转,全靠好心人帮了忙,才有机会经营起自己的包子店,而且生意越来越火爆。
不幸的童年
    父亲彭树高,年轻时共育一儿一女,长女彭绍琼、次子彭绍全。1982年,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父母经常发生吵闹,打架。狠心的人贩子将母亲骗卖到河北,至今下落不明。父亲失去妻子后,抛下子女离家出走,如今仍长期流浪在外。刚满11岁的小绍琼和6岁的小绍全同时失去父母后,无依无靠,生活更没着落。为了生计,姐弟俩不得不去乞讨过活,小绍全因长期营养不良,后来患上甲抗病,至今未婚。
    12岁那年,好心的表娘收养了她,弟弟由姨娘收养。
                             孑身闯市场
    14岁那年,在表娘的帮助下,小绍琼开始学做生意,走南闯北,凭着聪明的才智和甜甜的小嘴,加上贫苦孩子坚韧的闯劲,小绍琼的菜、凉粉比谁都卖的快,卖得好。时光荏苒,小绍琼渐渐长大,并且越来越懂事。她常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以后挣了钱一定要好好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找回失散多年的母亲。一个偶然的机会,彭绍琼认识了雅安川菜名师徐言志,徐师父被她的身世所感动,当即收下她做徒弟。在徐师父的耐心指导下,这个只读过小学二年级的弟子迅速成长起来,而且技艺突飞猛进。后来,当地厨艺界小有名气的一名黄姓小伙,走进了她的生活,这位志同道合的男子后来成了她的丈夫,也成了她事业上坚强的后盾。再后来,她们又有了一位可爱的小宝宝。
                              绵阳淘金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经历了磨难的人最有拼搏精神。在经过几年打工生涯后,彭绍琼开始有了一定积蓄,此时的她萌生了新的念头:自己当老板。2005年6月,在丈夫的支持下,小两口带着孩子举家来到绵阳,开始了新的淘金计划,经过反复实地考察,最终在剑南路西段租了一个门面,取名为“绍琼黄记包子店”。刚开业的时候,生意并不好,但她并不气馁。一面总结经验,一面探索,慢慢地就有了转机。特别是一些老顾客,常常为她们的服务所感动,愿意照顾这位外地人的生意,很快,生意好了起来。此时,她终于尝到了做老板的甜头,脸上挂满了笑容。
面对记者的采访,彭绍琼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绵阳是个好地方,这里的人最热情,在我创业最困难的时候,许多陌生的绵阳朋友帮助了我。”一年过去了,小两口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包子店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为了长期大发展,决定为自己包子店注册商标,很快获得成功。昔日的叫花子,如今变成了小老板,面对成功,她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瞄向了更高的目标:做大做强,做成餐饮界知名品牌。当记者离开“绍琼黄记包子店”的时候,正是下午4点钟,店门外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小两口正为自己的生意忙得不亦乐乎。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