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总编辑许登祥自述办《市场信息报》的缘起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时候,我三十而立,正在中江县永安五七中学从教。1984年,邓小平同志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是我转为公办中学教师在中江县永安中学图书馆看到的,印象特别深。从书报杂志的内容和编排形成来看已经感受到人们的思想活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过时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上更人性化了,多样化了,深圳特区已经在吸引我身边更多的人关注了。人生一世,短短几十年,总该作点儿什么吧?我在不误人子弟,尽心尽力从教的同时,已从心里蒙生出一颗种子,一旦有机会要办一件自已热爱的事。1984年冬天我从中江县永安中学调到了旺苍嘉川川北监狱子弟中学教高中语文,直到1990年8月我又从旺苍嘉川调回绵阳。这几年改革开放的新人新事层出不穷,祖国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那时我是《杂文报》的通讯员,《青年知识报》的特约通讯员。经常发表一些小块文章,每到周末,我都应邀出去当打工不挣钱的文员,帮别的单位部门写表扬稿、总结报告,写工作计划,更多地接触学校之外的社会。图书馆新华书店是我光顾最多的地方。1990年冬天在绵阳富乐山一次几家人的小聚会,时任绵阳市副市长向正的一句无意识的话引起了我高度的重视。他说,绵阳几十万人,就是一个《绵阳日报》,一个《剑南文学》,有些人想发表稿子很难,他当时是管文化等几个部门的副市长,于是经常有熟人或下属打电话,托他帮忙上稿子,他无能为力,爱莫能助,又不愿意打电话得罪了不少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蒙生了要办个刊物的想法。有了想法,我就特别留心时事政治,更加关心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当时我在绵阳城区小教办负责勤工俭学,分管市中区小教办的小学幼儿园的勤工俭学工作。鼓励各小学幼儿园利用现有条件创收,为低收入的教师们谋福利。工作中要接触不同的单位和部门,要协助各个学校的校办工厂、公司、小卖部办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质监局的证,文化部门的证,卫生部门的证,特种行业许可证等等。要接触过去从来不认识的人,办过去从未办的事情。人不熟信息不通门难进脸难看,事情难办我有了全新的感受,其中甘苦自已知道。这其中最大的收获是我在工作中接触认识了一批好领导,如:王德立,赵文定,李举之,杨海清,冯崇太,向正,刘跃华,王廷云,蒋安中,赵显沛,陈明星等他们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和贵人。
绵阳《市场信息》报与改革开放结下不解之缘
1993年上半年,《成都市场向导报》周东涵总编辑亲自来绵阳还想让我去成都,聘我为绵阳站常务副站长,正在想去成都还是留绵阳徘徊不定时,一次家长会让我作出了决定。市工商局直属分局副局长邱顺科的女儿邱霞与我小女儿许超兰是同学,每次开家长会我们在一起互想交流,培养教育孩子的体会。他非常坚决支持我留在绵阳。表示由他首先去联系市工商局长陈开贵,由市工商局作绵阳《市场信息报》的主办单位,我的好友向定全去联系市体改委主任庆中瑜。由市体改委作绵阳市场信息协会的挂靠单位。我本人去向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王德立,刘耀华,向正,李举之请示汇报,经过近半年的精心筹备,一张由绵阳市工商局主管主办,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及绵阳市新闻出版局批准,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营运的小报《绵阳市场信息》创刊座谈会于1993年8月14日在市工商局10楼会议室召开了,市上几大班子领导应邀到会,会议由向正副市长(兼任编委会主任)主持,市工商局直属分局局长陈正旭兼任编委会副主任汇报筹办经过,我本人作编委会副主任总编辑汇报办报宗旨、运作模式、编排、发送办法。市文化局长党组书记陈明星题写报头。王德立、刘耀华、赵文定、薛金厚、李举之、杨海清、冯崇太、向正、王廷云、蒋安中、王兴忠、赵显沛等许多党政领导题词鼓励。向定全、庆中渝、杨培德、杨子林、肖平凡、严泽铣、蒋北川、文然、曹代义、谢宗年、赖松廷、廖雄、何季德、马培松、王华明、海凡、蒲三文、蒲泽春、梁柱生、王京、蒲天国、祝凰淋、王京明、贾文远、张廷永、顾传义、苏兴高、陈秀峰、杜汶娟、林生茂都成了良师益友为我们出谋划策分忧解难或积极投稿。办报初期内容很少,我们编辑部几个人走遍绵阳各县,市,区,还在广元,德阳,遂宁,几个市的工商部门筹建通联站,征稿,拓展发展渠道。除主报之处还办过多期特刊,专刊,德阳版(周刊)等。责任担当是我不变的理念,“工作狂”是别人对我的雅称。拜师学艺,四处取经,我碰到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遇到了不贪不腐的好领导,对文化人不戴帽子,不抓辩子,不打棍子。只要是正能量,歌颂真善美,客观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理论,有数据的文章我们都选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参与主编的绵阳市场信息报二十五年,得到了中央省市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及学者如:陈先,卢世彻,何翠芹,傅伯岩,尚进,王蒙,焦晃,王东,二月河,克非,吴因易,商欣,卢基明,赵春毅,缪孝恩,苟仲文,杨学山,张敏等的指点。开始是小报浆糊加剪刀,排字很辛苦,错了一个字,新华印刷厂的排版车间半夜起来改,印刷车间把清样稿拿出来重新打样,赶在天亮前印出来。那时是字钉排版排字工人加班加点是常事。白天要接待应酬各路来人,要看来稿,晚上还要加班熬夜写点自已的东西。根据政策规定1994年我们正式和绵阳市工商局脱钩了,1997年3月绵阳市市场信息协会,《市场信息》编辑部和市体改委再次脱钩了,我们是全市唯一的一家民办报纸了,省市新闻出版局批了一个刊号。国家总署备了案。印刷,投递发行,人员工资都靠自已想办法,靠市场化运作。主办单位挂的是市社团管理办的名,实际上我们就是靠市场信息报的信息服务费和绵阳市市场信息协会的会费维持运转。转眼运营《市场信息》25年了,由小报到对开大报周刊,有一批人在支持在鼓励着我们,也有一批人与我们在一路同行在坚守在奉献。赖松廷,廖雄,黄忠明,王友军,邓雪梅,吴宝玉,王战斗,贾文远,王汝进,谢勇,龙运生,邓晓辉,马毅,李洪,唐梅,肖继东,蒲天国,许金,李红茹,尤戈,田明霞,曹代义,叶红,洪贤太,费元吉,董永福,洪勇,叶强,王志恒,包建华,任德和,李国虎,张忠诚,郑仲卿,刘文传,刘仲平,韩春梅,杨庆琳,杨波,陈斯,邹晓艳,刘庆,景秀丽,许治品,祁志富。这个队伍还在发展壮大,许多仁人志士,有爱心的志原者早已加盟进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就有《绵阳市场信息》的生存空间,我们一路艰辛,我们无怨无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向党学创业与党共创业,在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行!
绵阳《市场信息》多媒体发展与改革开放的缘无穷期
2018年12月13日我被聘为《中国信息》界杂志社编委。这之前也有好几个虚名了。不经过风雨哪能见彩虹,办《市场信息》过程当中困难丛生,但我做了一件别人不愿做不敢做做不成做不到的事。从1993年8月21日创刊至今1093期了,发送1093万份了,出版公开和内部图书16本了,绵阳市场信息网站已经运转13个年头了。如今报刊网和微信公共平台融合多媒体互动,可以拓展更广泛的发展生存空间,实现更多元化的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就是要听党的话,大胆为人民鼓与呼,千方百计开展多种活动,展示你在市场经济中的形象。信息服务是市场说了算,别人不购买你的服务,你根本没法生存。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我这个老新闻人,一个在民营经济大发展中办了25年新闻报刊的人,心里感慨很深。盛世必然兴文化,一个国家的强盛肯定离不开文化的强盛,离不开信息的支撑。那种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团队和个人是没有出路的。
2017年我被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组委会评为“全国社科先进工作者”,各种荣誉证书装满一塑料袋了。荣誉如过眼烟云,我们有今天正缘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更缘于杨步润、王廷云、赵显沛、马培松、吴宝玉、何季德、王华明、向斌、苗伟、林玉顺、康玉兰、余江、蔡顺利、廖聪寿、尚德仲、石吉才、杨幼林、赵友章、贾清仁、范晓斌、禾苗、邓金、勾通、蒋德银、唐明鹏、李俊、任小兵、王栋、曹福文、何国宴、冯旭强、张磊、王宗富、赵勇、李树林、涂绵鳌、岳大勇、李继东、唐勇、陈忠、赵小燕、李俊、李永双、贾天平、付军、席锋锋、姜家宝、石刚、杨林、李天龙、张钧、王杉、陈自信、贾强、白罡、杨波、魏爱军、彭森林、谢明、李颖、蒲天国等一批不离不弃关爱关注支持和帮助我们结下不解之缘的好领导好同志。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在改革开放的路上继续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提高,把绵阳《市场信息》办得更好,更有特色,更有亮点。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