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中国信息协会2018年年会暨首届中国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11-16  发稿编辑:韩春梅

 

□  中国信息协会

11月11日,中国信息协会2018年年会暨首届中国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发展论坛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举行。会议由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朱玉主持。
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宁吉喆副主任委托,丛亮秘书长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做了重要讲话。他高度肯定中国信息协会的工作,表示: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微观经济运行中间的重要平台和纽带桥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显的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丛亮: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社会组织在各方面的作用,体现了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目标导向的高度统一,寄托了党中央对社会组织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再立新功的殷切希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组织重大战略决策和政策续写了现代社会组织发展的新篇章,必将为社会组织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为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制度政策空间。他对中国信息协会未来的工作提出殷切希望:一是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要坚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坚持围绕委中心工作做好服务,坚持为会员单位做好服务;二是要进一步加快理念的转变和方法的创新;三是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建设,争创行业一流协会。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何翠芹:受中国信息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委托,中国信息协会会长何翠芹向年会做工作报告。
面对新的改革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何翠芹会长表示: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总揽全局,紧紧围绕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宗旨,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牢牢把握改革机遇,沉着应对风险挑战,解放思想,探索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协会工作不断发展。今后三年,协会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聚焦脱钩改革,主动适应形势;二是找准自身定位,探索持续发展;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内容;四是加快组织加强,促进业务创新;五是发挥地方协会,分支机构作用,拓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业务。
最后,何翠芹会长强调:目前,协会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将面临形势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第六届理事会还要工作三年,今后三年对于协会来讲非同寻常。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民政部、工信部、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在各分支机构、各地方信息协会(中心)的大力协作下,在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第六届理事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信息协会一定不负重托、不负希望,聚焦新使命、新矛盾、新目标、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之路,坚定不移沿着十九大指引的方向和道路前进,引导社会组织持续书写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壮丽新篇章。
全体与会代表表示:年会工作报告全面概括了换届以来开展的工作,总结的成绩实事求是,概括的经验深刻实用,提出的问题客观准确。工作报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的今后三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既突出重点,任务明确,措施有力;又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切实可行。相信按照这个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协会的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进展,再上新台阶。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马忠玉:进入新时代,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革命正深刻改变着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前所未有地重构经济发展新图景。论坛的主题是“推动创新引领,智享数字未来”,期待在这样一个主题下,与政、企、产、学、研各界代表一同“聚焦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切实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著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做了题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主旨演讲。“任何技术都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生产经济更好发展,这就是我们人工智能追求的终极目标。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在《数字新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主题演讲中指出:数字技术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区块链和未来的万物互联技术,都为数字经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动力。
《中国信息界》杂志社社长尚进对“2018-2019年度中国数字经济与智慧社会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做了详细说明并正式启动,期待通过征集活动,遴选出一批优质的企业,参与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社会建设。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马斌、青岛励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长杰、北京美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分别分享了“数字时代的安全助手”、“智慧海洋理论与实践”、“数字经济助力美业消费升级”等优秀建设案例及经验。
开幕式后,举行了以“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的主论坛和聚焦于“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分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谈及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网络安全时表示,《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2006—2020)》明确提出“以发展高可信网络为重点,开发网络安全技术及相关产品,建立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网络可信计算就是这样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信息系统,如:增值税防伪、彩票防伪、居民身分证安全系统等,已在国家法律、战略、等级保护制度等领域全面推广应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原主任丁文锋教授:要适应数字经济要求促进社会和城市转型,需要做到:以建设智慧社会、智慧城市为转型目标;以“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为指导思想;以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为工作重点;在政府行为上要积极构建“四梁八柱”;在具体措施上要做到上下联动、担当创新、系统推进。
唐山市智慧办常务副主任李技、潍坊市智慧潍坊建设办公室主任张宝庆、丰县城市管理局局长方军、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双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方明、马来西亚拿督陈玮伦结合自身的成功案例,分享了“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下的智慧潍坊3.0”、“‘智慧小镇’助推新型县域智慧城市‘丰县模式’”、 “‘城市超脑’助力城市智慧化”、“‘中国智造’走向一带一路”。会上还举行了“2018-2019中国智慧小镇优秀试点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和“中国信息界未来产业城一带一路中国智造国际合作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分论坛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王益民就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作了精彩的诠释。
国家审计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原主任周德铭:到2019年底,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这是对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全面要求,标志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全面启动。
淮安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张守美、佛山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罗帜光、国信数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赵海然、江苏中科惠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晓勇、京东云公共业务部高级总监刘捷、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成国分别介绍了“认真贯彻国办(2018)45号文件,全面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深度转型”、“‘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数字化应用实践——佛山市政府12345热线大数据转型发展案例分享”、“政务服务改革需要一把手术刀”、“一网通办——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京东云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块数据助力社会多元共治”。“‘一网、一门、一次’2018-2019中国政务服务改革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朱玉:中国信息协会2018年年会暨首届中国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发展论坛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民政部的指导与支持,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中国信息界》杂志社承办,中国信息界发展研究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诚信联合体、中国信息界未来产业城项目推进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导刊共同协办。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国家部委,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科协等科研院所负责人,中国信息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会老领导,中国信息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特约会长,河北、内蒙古、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宁夏、新疆、北京、上海、宁波、重庆、哈尔滨等二十多个省、市的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信息中心、信息协会和协会23家分支机构及4家杂志社的负责人,百度、腾讯、京东、科大讯飞、武大吉奥等行业知名企业高管,以及社会组织、平台机构和媒体界嘉宾共计60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