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安州农商银行: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6-01  发稿编辑:韩春梅

 

□  安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平

【编者按】安州区幅员面积1189平方公里,辖15镇、3乡,总人口44.75万。安州农商银行于2017年1月20日挂牌开业,存贷款规模突破130亿元,市场份额独占半壁河山,在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力军银行作用。笔者通过蹲点调研、实地走访、面对面座谈等方式,剖析安州农商银行党建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等情况,摸清了家底,详细了解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党建引领 支部共建 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当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省联社制定“主力军银行”战略目标,要求“巩固和提升支持‘三农’的主力军银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的地位”。

安州农商银行生于农、长于农,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近年来,安州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以支部共建促进普惠金融服务,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本人先后多次深入基层网点、乡镇社区,实地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倾听一线心声,通过蹲点调研、入户走访、开展座谈、个别访谈和电话采访等方式开展调查,调研期间,共召开座谈会5次,走访网点15个,走访村民32户120余人,电话采访18人。目前,安州农商银行共有党组织27个,其中总行党委1个,下设党支部26个。共有党员217名,占全体员工的58.02%,其中在岗党员172名,占在岗员工的62.09%。
银行基层党支部与乡镇党委、村社党支部等46个基层党组织签订了“双基惠农”共建协议,内容涵盖信贷支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双方权责利,与共建支部建立起利益联结纽带,充分调动共建双方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合力。

在此基础上,我行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发文,对全区24个省级贫困村及30个超20户贫困户的非贫困村选派了54名金融村官,通过规范基层组织建设、推动脱贫任务完成、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信服务水平,切实履行金融村官责任。

在助推乡村振兴、夯实普惠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做出了应有贡献,得到了地方党政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够重视。个别干部职工没有大局意识不强,看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利益,存在有斤斤计较于当前得失的现象。

(二)基层党建不够扎实。一是个别党支部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没有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工作,战斗堡垒作用比较薄弱。二是个别党支部与村社党支部的共建工作流于形式。

(三)金融服务水平有待增强。
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党委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党委主抓、书记第一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条线部门督导责任、全体干部员工具体落实”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严格考核奖惩等方式,切实解决党员干部“慵懒散浮拖”等问题。
(三)结合支部共建,推进党建融合。通过召开动员会、设立共建活动室、完善共建设施、开展党务共建在全区234个行政村建立村级信贷服务工作室,对信贷优惠制度等全部上墙,将基础信贷服务延伸到老百姓家门口,实现信贷服务全覆盖。

(四)践行普惠金融,抓实精准扶贫。全面推广“人行支农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模式,进一步降低贫困户融资成本。

(五)推进党建“六抓”,夯实党建基础。按照各党支部不同情况,指导各支部补齐短板,抓出亮点,实现整体素质提升、目标任务完成、亮点工作突出。 

(六)做好统筹协调,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与公司治理相结合,由董事会、党委制定战略规划,以党建引领为前提,以助推乡村振兴为抓手,用3-5年时间实现二级农商行目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