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绵阳办事处 黄 胜 刘弘冰 蔡 林 苏志飞
2017年,北川羌族自治县农村信用联社认真贯彻省联社、绵阳办事处以及北川县委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将北川贫困县摘帽、金融服务和驻村帮扶相结合,竭力在增加集体经济和助推贫困户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方向下功夫。开发运用“农信脱贫直通车”活动促进脱贫奔康,切实践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扶贫方针,认真落实艾毓斌理事长“六大工程”中的精准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扎实有序的推动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为全面完成1576户4404名贫困人口、48个贫困村退出、北川县摘帽,以崭新的面貌接受了省检,为脱贫攻坚交出了一份独具北川农信特色金融精准扶贫答卷。
一、金融扶贫实打实
(一)机制建设有特色。北川联社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县域”的市场定位,全面推广蜀信e移动银行、用数字金融最新成果,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了北川城乡居民贷款难、贷款贵、手续繁的问题,在“支持产业、服务生活、推动改革、发展事业”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受到城乡居民、市场主体、机构社团、金融专家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联社成立了“金融扶贫领导小组”,由理事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室)总经理以及各分社(部)主任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业务发展部。与此同时,联社党委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布置此项工作,落实党委委员、主任刘弘冰同志具体负责领导、推动、监督、督促金融扶贫及帮扶工作。
(二)横向对接有创新。按照《农信脱贫直通车活动实施方案》,从2016年初开展“农信脱贫直通车”、“扶贫解困农信行”、“农信村官走基层”三项活动,派驻“农信村官”66名,党员担任村支部副书记,非党员担任村主任助理,实行“不占编制、不领报酬、不转组织关系”的政策,带头落实三项活动,制定了信贷投放专项激励措施,落实尽职免责制度。农信村官主动参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项目规划,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面要达到100%,全面满足授信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
(三)驻村帮扶作用显。融合共建、一对一驻村帮扶工作持续推进。一是充分发挥金融党建扶贫作用,北川联社基层支部继续加强与311个村党支部共建,让群众、中小企业享受基准利率贷款,同时结合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手机银行解决金融服务难题,实现多方共赢。二是继续派小坝分社主任邓翔为小坝乡太白村第一书记,带领全村102户群众发展生产、创业脱贫;对该村符合评级授信条件的76户农户授信341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授信12户,授信金额47万元);截止2017年12月底,太白村共有贷款余额户数45户,贷款余额154.7万元,其中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1户,金额39.5万元。三是按照省委组织部和县委的要求,北川联社结对驻村帮扶小坝镇晨溪、新建和太白村,同时全县其他19个分社的干部也参与了当地乡镇的帮扶工作,负责17个村102户贫困户的脱贫攻坚任务。
二、工作措施接地气
(一)扶贫小额信贷有质效。一是做实评级授信,北川联社自2015年起建立了村、乡镇、农信社、扶贫局联动的审批机制,强调精准对象,精准用途,实贷实用,严格把关,根据扶贫局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调整后名单,结合《四川省扶贫小额信贷操作指南(试行)》(川信联办发〔2015〕408号)有关评级授信要求,对增加的有生产能力和生产意愿的贫困户及时增加授信。该社对68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授信4665户,占比67.92%,授信金额17622.7万元,户均授信3.78万元。
二是认真落实省联社关于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的工作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按照绵阳办事处下达2017年减贫目标任务制定并印发了《2017年金融精准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2017年扶贫小额贷款发放任务计划的通知》等文件落实了2017年扶贫小额贷款工作计划。持续宣传金融扶贫政策,深入贫困村开展金融扶贫宣传动员活动,全面满足符合授信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截至12月末共发放扶贫贷款2903户、12244.9万元;有余额的2850户、11964.58万元,户均贷款余额4.2万元;剔除调整户后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户数为2303户,余额9363.78万元,户均余额4.07万元。
三是落实风险分担。联社主动协调县政府,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共协调到位2030万元风险补偿金,风险分担比例为政府70%、信用社30%的比例进行分担。
(二)搭建和增加增收平台有路径。充分发挥“人行扶贫再贷款+”的效果,借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资金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降低贫困户融资成本。继续推进“贫困户增收平台”落实,强化产业扶贫,持续为绵阳安福魔芋开发有限公司、北川县建诚木业有限公司、北川神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川羌族自治县兴羌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绵阳嘉鹏森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发放产业扶贫贷款。2017年,增加绵阳都乐魔芋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北川羌族自治县伯翼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川禹珍实业有限公司、北川九皇山生态旅游股份有限公司4个增收平台,与14户贫困户签订《增收协议》,截止12月末累计建立增收平台9个,带动72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带动贷款余额10630万元。
(三)金融扶贫示范村创建有实效。北川联社根据人民银行的指导,创建安昌镇金龟村,擂鼓镇郭牛村、茶坊村,坝底乡通坪村,小坝镇太白村,香泉乡紫山村共6个贫困村为示范村。在示范村的创建过程中,一是对示范村授信全覆盖(含贫困户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和精准扶贫其他贷款),联社对示范村贷款面、手机银行使用率、不良贷款等情况从多维度进行督导和考核;二是通过政策宣传栏持续宣传手机银行、反假币、反洗钱等金融政策,并利用村广播站宣讲、播报脱贫攻坚要求,培养村级“政策明白人”;三是分类建立金融支持产业、企业、农户的各类台账,同时健全扶贫情况的档案专架,做好痕迹、影像资料的管理和保存。6个示范村手机银行开户272户,开户面最高的太白村达到51.72%,手机银行有效户226户,最高的通坪村达到了86.96%,金龟村的手机银行办贷率76.1%。
三、2017年工作面临困难和问题切实际
(一)全面落实制度文件较难。因政府或人民银行对脱贫考核的需要,要求一定的扶贫贷款户数和户均金额,但实际工作中,有信用、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有致富项目且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不多。虽然扶贫移民局提供了“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名单”,但对象不够精准,2017年扶贫局对贫困户名单进行了3次调整;贫困户的贷款发展致富意愿不强;适合贫困户的致富项目太少;规范用途流向较难,贷后管理压力较大。
(二)扶贫信贷“造血”较难。由于绝大部分贫困户的致富能力有限,加之本地农村致富项目较少,且同质化严重。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脱贫较难。
(三)风险防控警惕性不高。由于各级政府任务分配的压力及脱贫工作验收的阶段性,各级各部门容易忽略扶贫小额信贷的风险,而降低发放门槛。
四、2018年工作打算重点突出
一是从村风控小组的源头把好风险审查关,严格“三查”制度,精准发放对象、用途,逐级逐层加强风险审查,严格准入条件,杜绝多行贷款现象;二是继续加大对“四有一符合”的贫困户的贷款支持力度,规范贷款发放、提高办贷效率,提升贷款覆盖面,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三是加强贷后跟踪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以及后续风险防控;四是深入开展智力扶贫,持续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北川联社的“校园贷”产品,培养一批有生的、年轻的新型客户,并链接这些学生的家庭亲属客群;五是用好人行扶贫再贷款,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向导,推广企业带动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为贫困户寻找致富项目,提升致富能力,营造一个长期可持续的增收环境;六是充分准备迎接脱贫攻坚国家监察组的验收工作,为北川羌族自治县整体脱贫摘帽做出更大贡献。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