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开展落实地方史科普教育、培养广大市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意识,绵阳市“历史名楼与绵州文化普及基地”紧紧围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要求,从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科学管理入手,扎实、深入、有效、全面地开展实施了各项科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基地概况
越王楼,中国历史文化名楼,系公元656年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时所建,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称为唐代四大名楼。重建的越王楼仍位于龟山原址,楼高99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为当今仿古单体建筑之最。越王楼因收录李白、杜甫、陆游等历代大诗人题咏越王楼的诗文多达154篇,故既有“越王楼霸气、黄鹤楼大气、滕王阁才气、岳阳楼秀气”之说,又有“天下诗文第一楼”之美誉。
二、特色活动
(一)名楼文化进校园
“走进越王楼,了解绵州历史文化”,基地通过组织广大中小学生走进越王楼和讲解员深入学校现场普及教育的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文化宣讲带到众多的中小学同学中间。活动为继承和弘扬绵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及中国名楼文化,激发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流金岁月忆往昔
为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态化在主楼一楼影视厅开展经典电影放映活动,活动中基地一直不断追求积极引导观众在观看老电影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改变了以往通过静态图片展览的单一方式,生动的呈现教育主题。
(三)启蒙礼助少年强
“绵州国学堂”活动由老师组织学生举行端庄文明的国学启蒙仪式,如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启智”、开笔礼等。
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学国学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孩子的儒雅典静气质,还可储存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
讲堂长期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国学爱好者进行传统文化及相关文明礼仪的讲习和交流,使“国学讲堂”常态化,并由相关人文社科专家、国学学者进行专题国学讲座,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探索。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