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胜 刘弘冰 蔡 林 苏志飞
金融创新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亮点、热点和难点,也是农村改革的枢纽节点之一。近年来,北川农村信用联社积极探索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为参与产业循环的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尤其是大量的家庭收入低急需资金支撑的分散农户提供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在农村农业生产要素组织和金融支撑产业发展、参与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得到省、市、县各级的认可与肯定。
实施支付普惠行动。以“户户有银行卡、村村有助农取款点、乡镇有自助银行设备、县城有体验区”为目标,实施支付惠农工程,北川联社以加入农信银方式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金融基础服务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布放助农取款点311个、自助银行设备69台、POS机388部,畅通数字普惠金融渠道服务农村。
实施信用普惠行动。以“双农共建”为平台,联合各村组(社区)干部共同为全县农户开展评级授信工作,以信用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17年8末,为57040户农户、城镇居民及个体户建立信用档案,授信金额达39.91亿元,有力解决“贷款难”问题。同时,构建多元化信用信息收集渠道,与税务部门建立纳税信息共享机制,丰富了授信所需的非银信用信息内容。2017年8月末,北川县农村居民授信率达74.62%。
实施数字普惠行动。结合山区特点,注重发展数字金融产品,“泛在数字信息网络”催生出“泛在数字金融服务”。2017年8月末,北川信用联社电子银行交易占比达到88.13%,高于系统全省平均水平高7.28个百分点,手机银行签约户数33226户,活跃用户11500户,活跃率为34.61%,比系统全省平均水平高14.1个百分点。在人行扶贫再贷款的引导下,通过手机银行获得的小额信贷,年利率水平4.35%,比一般贷款低20%以上。2017年8月末,北川信用联社,通过手机银行办理贷款个人贷款比率达58%。
实施政策普惠行动。加强信贷政策效果导向评估,引导关注普惠金融服务重点的金融需求,撬动信贷资金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境聚焦,涉农贷款占比高居92%。大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强扶贫再贷款的运用支持贫困户、农户、小微企业人群等涉农服务重点对象获取利率优惠的扶贫小额信贷和手机银行小额信贷,打通特殊人群以可负担的成本获取金融服务的通道。
实施扶贫普惠行动。关注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2017年8月末,北川信用联社小额信贷净增加占当年各类贷款净增加额度的70%,普惠金融服务在培育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方面也发挥了推动作用。同时,突出普惠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资源聚合作用,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带动户两条主线的金融需求,建立风险补偿金,改造信贷流程,在全市率先落地扶贫小额信贷,截至2017年8月末,扶贫小额信贷余额10829万元,惠及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2580户;探索“扶贫再贷款﹢产业带动贷款﹢增收平台”信贷服务模式,运用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产业带动贷款11480万元,支持贫困户创新增收模式,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