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转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实现新时期收费监管覆盖广、层次高、成效好的目标,2015年,游仙发改局以“稳物价、促发展、优服务、惠民生”为准则,以“惠农、为农、助农”为工作主线,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切实服务“三农”发展,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和谐价费环境。
一、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
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取消收费许可证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的精神,适应收费管理工作新常态,游仙区发改局思想先行、乘势而上,在管理上突出放管结合,在监督上突出惩防并举,在调控服务上突出进退有序,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边完善,既要积极争做改革的“参与者”,又要争当群众的“守护神”,还要做好社会的“护航员”。2015年,重点对春耕、夏收、秋播期间农资价格通过专题调查、重点检查等形式进行专项督查5次,对农民建房、农村教育、医疗、水、电、气价格和农机服务等各项收费进行收费巡查7次,对检查治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规范,对1家涉农收费票据使用不规范的单位进行了及时纠正。
二、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革工作方法
一是变“管理型”为“服务型”。在继续巩固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成果的基础上,以宣传政策法规、帮助改善管理与提供价格信息、实施价格监督有机结合为切入口,大力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目录制,实行清单目录之外一律无收费。加大涉农价费的整顿力度,不断净化收费环境,规范收费行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通过清理,2015年全区涉农收费部门共15个,主要涉农收费和价格项目及标准共29项。
二是变“管价位”为“管行为”。以着力推行明码标价为契机,以专项治理为主要手段,大力整治各类不正当价格行为。通过对农村医疗服务、药品价格、农村殡葬、农业灌溉、蔬菜流通等相关收费和价格的专项检查、专题调查,把过去的检查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为主,逐步转变到营造和维护一个公平、公正、合理、有秩序的农村市场竞争环境上来。
三是变“被动式”为“主动式”。以价格监测信息服务为载体,以完善收费情况报告制和巡查制度为补充,主动出击,加大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的预测和防范。2015年,游仙发改增加了农产品价格监测频率、增加成本调查品种,认真收集、整理、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积极为农民朋友免费提供相关的价格收费信息服务;在进一步重申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基础上,严格中小学校服务收费的监管,全面治理教育乱收费行为;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推行药品明码标价和医疗服务收费公示制度,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住院收费“一日清单”制度,着力解决农民“看病贵”问题;认真核定乡镇公路客运票价,加强客运市场价格监管,努力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
三、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做到“为民、务实”
一是落实“责任追究制”,严禁“肆意妄为”。完善值班、接听、接待、登记、呈批、移送、督办、反馈、存档、保密和严格执法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制度化管理。二是继续推行公开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严禁“生冷硬拖”。实现即投诉、快查结的时间规定,提高办事效率。三是推行首问责任制和全程代办制、主办制,严禁“推诿扯皮”、“吃拿卡要”。坚持谁主办、谁负责,严禁相关责任人直接或间接推卸责任、滥用职权,努力提高价格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四是通过开展“突出小微服务、强化细胞监管”专项活动,着力健全和完善干部作风建设。以加强宣传尤其是12358电话的宣传为主要渠道,打造高效、快捷、优质、便民的品牌,做农民的知心人、代言人,畅通联系服务农民群众“最后一公里”。
(游仙区发展和改革局 罗虹艳)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