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市科学技术局
8月18日,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航天信息中心、军民两用技术全国理事会、绵阳市科技局、绵阳科创区管委会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初赛在北京举行。初赛共有366个项目参加,项目涉及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与新动力、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其他类九大领域。经评审组专家平评审,最终选出120个项目晋级半决赛。
我市四举措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构建转化平台。依托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等成果转化平台,建成国内首个军民两用技术输出和成果转化基地。1-7月,实现技术合同成交总额3.08亿元,其中实现技术交易额2.63亿元。二是强化资源统筹。建成科技城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创新育成中心、西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等总面积达74万平方米的孵化转化平台。三是加大项目支持。加强项目包装,点对点抓好省成果转化项目争取,同时每年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1-2014年,全市累计实施省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14项,专项资金投入约2.5亿元。项目实施以来,已带动企业投入56.69亿元,实现产值352.97亿元。今年的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正在组织评审。四是加大投入激励。实施“千英百团”计划积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设立3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担保资金、20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池和1000万元专利资金强化科技投入,每年举办创新创业大会对科技创新人才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我市“四抓”措施力促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抓平台建设。推进“科学新城”、“航空新城”等基地建设,用好科技城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创新育成中心、西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等总面已达74万平方米的孵化转化平台。二是抓金融服务。推进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搭建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科技专营机构等对接合作平台,筹备召开2015创新创业与投资高峰会。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科技贷款104亿元,九洲光电等6家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三是抓主体培育。将东材科技集团、豪斯特电子技术等作为试点培育企业,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支持科技型企业按照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建设。四是抓环境营造。建设创新创业科技服务大平台,通过网络和移动APP等构建线上线下创新创业空间。承办创业沙龙、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等活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