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台县委宣传部 刘玉明
初次见到川农大本科毕业的肖晴,很难将这个年轻时尚,精明干练的江油女孩勇敢地嫁到三台,和老公川农大硕士魏小龙共同打造“宜香优2215”中国台香米农业种植、产业推广联系到一起。在言谈举止间,记者仍能感受到她和丈夫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的稳重创业和大气创新。
作为“三台县平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女大学生肖晴却以她那温情而弱小的身躯,与老公川农大硕士魏小龙创造了顶天立地的粮农安全发展大事业。短短一年多时的时间里,平强农业科技合作成员由最初10多人变成560多人,仅在三台县以中央小农水项目区为基地,就推动建成现代农业无公害优质高产水稻6.5万亩,建成优质小麦繁育基地2200多亩、优质双低油菜基地2.3万亩,形成了一家以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果蔬生产,相关农业种植联合分级、加工、销售的新型农民合作社。
弃城入乡 她把“绿色梦”投向金色田野
82年出生的肖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市姑娘。从呱呱坠地,她便成为江油市中医院工作的父母的掌上明珠。2002年,她在江油中学以高于重点线的高考优异成绩上了一本,正式就读于全国211重点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四川省农科院工作,开始了一个新的人生之旅。
在四川省农科院,小姑娘肖晴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的销售和推广,此间结识了川农大校友农林经济管理硕士魏小龙,与之一起常年奔波于乡村和都市之间,这让她对农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2009年夏天开始,肖晴就和自己有着共同创业理想的三台帅哥魏小龙走到了一起。
“苍天不负有心人”随着25亩水稻返青、分蘖、抽穗、收割,“宜香优2115”品种对足下的土地青睐有加,也给肖晴争了一口气。收获之后,当肖晴和丈夫把每亩750公斤的水稻收获数据告知乡邻,而且把分级、包装较为高端的“中国台香”新米免费赠送给当地村民、军营、学校、福利院、社区品尝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村民们真是彻底地服气了。一位种了几十年地的老支书何仲荣立马算账,这成本、这亩产,还有中粮、川粮等知名企业的销售价,这收益真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啊,老何当场表态:“姑娘、小魏,你必须带上我们全村,明年,就从我那块地开始,全村都可以推广种上你们川农大的“宜香优2115”精品水稻。仅这一季,肖晴和老公就获得净收益8万元,也便是她原来年工资的1.5倍多。第二年,清泉村“宜香优2115”水稻种植面就达84亩,第三年达到了178亩,占全村水稻种植面的73%。
创业维艰 她的词典里没有“放弃”
然而,创业的道路并非坦途,充满艰辛和险阻。
吃了闭门羹,肖晴没有灰心,认真思考自己阐述的内容,精心准备下一次的协商。一次不行,再去一次。三番五次下来,连工厂的保安都成她的“熟人”。2013年8月,肖晴亲自带着公司负责人,到省农科院广汉“宜香优2115”水稻种植基地实地考察,请他品尝米饭后,再考察市场销售价格和售量,并拿回稻谷进行加工。“虽然出米率高出普通水稻,市场价和销售量也不错,但这第一步,也也只能试一试再说。”公司负责人有些动心了。
肖晴的苦累得到了回报,优质稻米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不仅农户服气了,肖晴任理事长的“平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顺势建起来了,而且在2014年初,该稻米公司决然和肖晴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加入了肖晴的专业合作社。这一年,“宜香优2115”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6.3万亩,手脚遍及全县58个镇乡。
为进一步扩大市场,肖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邀请了中粮、成都、德阳等地的粮油加工企业,召开粮油产业推进会。然而,参会的十余家企业,不仅对合作社“加价回收,回馈农户”的方案质疑声声,而且没有一家企业,愿意与肖晴夫妇签订合作协议。
6万多亩的水稻收割在即,肖晴心急如焚。俩夫妇前后三次拿着稻谷和大米样品,到成都、重庆、西安进行谈判、交涉,一次次走向北京朝阳、西安杨凌的农高会。肖晴与丈夫魏小龙的执着,如同潺潺的溪流,绕润着梓州大地,夫妇的诚意,如同洁白的大米,让人无法拒绝。一家大型粮油加工企业老总感叹地说:“姑娘,你太敬业了,想不和你合作,都很难啊!”
“守得云开月自明”。如今,肖晴的合作社已与中粮(成都)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成都花中花粮油有限公司、四川省隆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确立了合作关系。“宜香优2115”优质稻谷、“中国台香米”等系列产品,已经在成都、重庆、西安等地上市,并于2014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农展馆开幕,和第五届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上,赢得了国内外商家,以及部委、省市领导和专家的广泛赞誉。
锻造品牌 她更在锻造美丽人生
“我们平强专业合作社,是全县唯一一家,以优质稻、麦、玉米、果蔬生产,联合分级加工、销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谈到取得的成绩,肖晴夫妇一脸自豪,但对于这个自强和自信的女孩来说,还远远不够。肖晴说:“创业的目的,不在于自己创造了多少财富,而是要让更多的人受益。”
在肖晴的带领下,合作社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依托,除了从“种子——种植——收储——加工分级——包装——销售”一条龙,为社员与种植大户服务外,并坚持对广大种植户进行“回馈”。2014年,合作社对全县优质高产水稻,以每公斤高于市场40%—60%的价格回收,助农增收1800万元;对优质良种小麦繁育基地的小麦,以每公斤高于市场20%—30%的价格回收,为种植户增收96万元左右;发展优质双低油菜2万亩,为种植户增收400万元。
为提高平强合作社凝聚力,肖晴夫妇充分利用互联网络、QQ群、微博微信、报刊电视等资源,开展粮油产业宣传活动,建起了与社员、种植大户沟通的新平台。
肖晴说:“下一步,我们准备以科研院校种业公司及农肥、农药为基础,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加工销售企业的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拓展农业产业链,争取打造出合作社自己的品牌。2015年,合作社将实现优质高产水稻种植20万亩,致力打造水稻、小麦等品牌商标,实现农企、农超、农校、农餐紧密对接,为种植户增产增收,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优质效益。”
回首创业历程,肖晴感慨地说:“立业人为本,做事先做人。一路走来,除了上级的关怀,家人和朋友们的支持,我认为更重要的就是坚持和自强。”诚如斯言,诚信是她无形的资产,自强是她不懈的追求。
在人生与事业的道路上,肖晴向着理想和目标奋进着。在广阔的田野上,她的青春将闪耀出夺目的光彩。2015年年初,平强合作社被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基层团组织,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奖。
每天都忙碌地活着,忙碌是一种心情,忙碌是一种无法抗拒的使命,累了就把心来靠岸,错了就别想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伤了才懂得坚强。人来到这个世界尽管不太完美,不妨通过创新实干来完美自己,我们青年创业的过程,也就是让自己完美的过程。农水好梦伴绿归,金色田野我飞翔。让我们祝福这个美丽善良、心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农大女生——肖晴,妹妹你要与丈夫魏小龙勇敢地向前走,百折向上莫回头,前程似锦便在农业科技的致富路上,从江油、绵阳到三台、盐亭,川西北地区那一片片希望的丰收田野任你们夫妇遨游!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