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市殡仪馆的各项工作在市民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科室的精心指导下,单位班子团结务实,在过去一年收获经济和社会效益所彰显的活力,为单位百年基业的发展筑牢了基础,增添了动力。单位10名干部和9名党员在深入一线岗位实践、体验和调研,通过岗位交流、体验的形式,增强了党员干部对单位工作流程、服务质量、服务内容的认知。干部职工认真开展“做一个诚实的殡葬人”和“群众路线怎么走”两次专题讨论活动,以标准规范的服务对待每一位来访群众,让服务对象感到慰藉,尽量少留遗憾。
单位通过抓作风,谋划于早;转作风,行动于先;强作风,着力于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动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凝聚起了单位发展的正能量,同时也为全年的工作筑牢了思想根基。
为保证单位年度目标任务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在年初及时召开办公会研究新年度工作任务,下达各部门全年的目标任务、能耗指标、安全责任范围,并对负责现日常管理的副馆长和部门负责人在人员管理、服务质量、教育培训、安全责任、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明确了考核惩奖标准,要求把管理延伸到服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细节,形成人人有责,岗岗有目标,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安全、圆满完成创造了条件。截至2014年12月25日,单位火化遗体8627具(其中特殊遗体416具),遗体保存服务4709具,接运遗体8679具,骨灰存取2460盒,墓穴下葬97座,年度经营收入2889万元,继续保持连续7年实现经济增收的趋势。
殡仪服务中心全年接运遗体8679具,冷藏遗体4709具,开展各类殡仪服务活动2015次,完成经营收入2023万余元,较2013年增收近480万余,是增收幅度最大的部门。火化车间全年火化遗体8627具,耗油总量严格控制在80吨,完成经营收入582万余元,较2013年增收45完余元。
绵州公墓在一年的工作中完成骨灰存取2400余盒,销售墓穴97座,经营收入284万余元,较2013年下降45万元。
绵州公墓近年来由于土地资源已枯竭,无新区开发,墓品、墓样、墓量单一,群众选择空间小,造成经营收入直线下降。
2014年的基建工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步,并为承接新一年的工作创造了历史条件,打牢了坚实基础,是基本建设的关键一年。
强化管理效能 提升队伍素质
以党风廉政建设为要求,深化班子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廉政意识和责任意识,单位从党风廉政建设着手班子建设,充分利用宣传栏将殡葬管理和公墓管理政策法规、管理办法、收费标准公示于众,消费用品明码标价,让丧家明白消费,同时严格按政府预算控制开支范围,坚持对建设、维修项目按合同办事,先审后支,按规定和要求程序办理。加大工作的落实力度,加强管理,细化工作目标,切实落实任务;加强效能建设,逗硬落实“三项制度”;敢于坚持原则,直面矛盾;加强统筹协调能力,勇于承担责任,拒绝推诿。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持“丧属至上”的服务宗旨,以真情暖人心,以真诚换人心,树立新型服务理念,为治丧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殡仪服务,实现了单位内部管理规范,班子团结,队伍稳定。
以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深化职工队伍建设。单位职工是殡葬服务的提供者,是殡仪馆最重要的资源,服务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职工队伍是殡仪馆发展的基石。单位以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逐一规范制度、落实责任,年初即与每一位职工签订岗位责任书,狠抓服务质量的提升,作为为民服务的窗口单位,转变服务观念,践行殡葬工作宗旨是提升殡葬服务水平的必要途径。
强力推动重点工作 抓好争先创优
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做好春节、清明节大型群众祭祀服务保障工作。在3、4月份集中开展了“行风建设示范月”活动,全面落实殡葬服务项目、 “六公开”制度,实现阳光殡葬服务治丧群众。围绕“文明祭扫、生态殡葬”清明节群众祭祀活动主题,加大阳光殡葬、低碳清明、绿色出行、生态殡葬宣传力度,完善了网上祭奠、鲜花祭奠服务内容,制作了相关宣传资料,使“生态、绿色”殡葬深入人心。在清明节期间,主动联系公安、交警部门开展交通疏通和安全防范工作,杜绝因车流、人流高峰期发生各种意外事故,从3月6日至4月5日,全馆工作人员停止一切轮休全力保障绵州、流芳园“两处”公墓的大型群众祭祀活动,期间共接待、服务祭祀群众11.6万余人次,疏导车辆4.4万车次,做到了规范、文明、诚信、优质的阳光殡葬服务。作为省级清明节观察点的绵州公墓, 3月27日省民政厅副巡视员郭军祥、社会事务处调研员刘斌在市民政局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的陪同下,对绵阳市殡仪馆在清明节“两处”公墓群众祭祀的保障服务方式、内容、措施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践行阳光殡葬,积极开展“殡葬优质服务月”、“行风建设示范月”和“殡葬改革宣传月”活动。通过各类形式公示殡仪馆的服务承诺、服务项目、内容、流程、收费标准和市政府出台的惠民殡葬政策。
认真开展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达到了预期效果。
抓好创先争优,凸显单位社会效益创先争优活动不仅是单位对自身建设的一次自查自纠,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更是单位创品牌、求发展、提升社会形象的重要契机。我们历经长达7年的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从优化服务环境,改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标准,丰富服务内容,强化公益举措等方面入手,始终坚持“以创先争优促提升,以创先争优促效益,以创先争优树形象”,实现了服务优质化、管理科学化、设施现代化、环境人文化的目标,在全国率先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三标一体化认证,实施了规范、标准化管理服务,2014年3月12日,国家民政部确定绵阳市殡仪馆为 “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 绵阳日报第一时间头版头条报道了我馆先进事迹,绵阳电视台连续2天专题报道,省民政厅通报各地市州,市民政局号召全市民政系统向单位学习,此项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单位连续3年获得国家级表彰的光荣历史,更是单位在今后凝心聚力促发展,提升综合实力上新台阶的前进号角和不懈动力。
2015年绵阳市殡仪馆主要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全力争创省级文明单位;2、搞好单位文化建设,树立单位精神内核;3、加强标准化体系落实工作;4、提前进行信息化管理测试;5、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习方式,强化学习效果;6、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活跃单位健康氛围;7加强党建工作,强力推进党员模范带头活动开展。目前,绵阳市民政局已制定了今年清明节实施方案,清明节期间绵阳市殡仪馆将积极开展“绿色清明生态葬”公益活动,向社会免费提供“鲜花葬”、“树葬”、“草坪葬”等不保留骨灰,节地的生态穴位,开展“鲜花换纸钱”“时空信箱”“思念墙”等活动,尽量为群众创造文明低碳祭扫的便利条件,在群众中倡导文明,节俭,环保的丧葬习俗。(本报专题)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
清明节即将来临。在这个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时节,为树立文明、节俭祭扫的社会新风尚,我们倡议:用文明健康、低碳环保的祭奠方式告慰先辈先贤,共创美好生活、共建精神家园。
一、提倡绿色祭祀。为了我们的绿色家园,为了您的身心健康,为了他人的平安幸福,让我们积极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告别陋习,文明祭祀,不在交通要道、森林防火区、城区大街小巷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燃放鞭炮。
二、倡导鲜花祭祀。在绵州公墓,一串鞭炮或一袋纸钱免费换一盆鲜花,以提倡大家在清明祭扫时不使用塑料祭祀品,用敬献鲜花等方式文明祭奠,把祭拜先人的传统习俗和良好愿望用更加环保、低碳、自然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爱护市容环境。应倾心爱护优美整洁的市容环境,树立公德意识,不购买带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用品。
四、自觉维护公共安全。进入公墓人员要自觉服从公墓管理人员的管理,墓区道路狭窄,请主动避让,尽量不在公墓内燃放鞭炮、焚烧纸钱和烧香点烛。
五、倡导网络祭奠。家住外地或者工作繁忙,无法前来公墓为亲人祭祀的墓主朋友,还可以通过与绵阳市殡仪馆、绵州公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联系(联系电话0816-2393409;2394455)委托工作人员代为祭祀或登入网上墓园(www.mymzgm.com)祭扫。
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实践者、为建设文明绵阳作出积极贡献。
2015年3月15日
★绵阳市殡仪馆荣获
“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近日,国家民政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民发〔2014〕49号),绵阳市殡仪馆获“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近年来,绵阳市殡仪馆在市民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惠民殡葬、绿色殡葬、阳光殡葬”为目标,以开展优质服务为切入点,在服务标准化中夯实基础,在保障民生中创新发展,在规范管理中打造亮点,殡葬服务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以来,绵阳市殡仪馆先后荣获民政部“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等荣誉。
★市殡仪馆 真情服务治丧群众
全力做好春节期间的殡葬服务工作,经统计,春节期间(2月18日至2月24日)七天共计火化遗体263具,接运遗体258具,绵州公墓寄存骨灰83盒,接待治丧群众达9000余人次(含绵州、流芳园祭祀群众),疏导车辆2800余辆,七天共计出车258台次,安全行驶8400公里,顺利完成了接运任务。
★市殡仪馆迎清明节群众大型祭祀活动高峰
2014年3月30日,绵州公墓、流芳园迎来清明节前祭扫高峰,单位干部职工全员上岗,按照“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的原则,以“惠民、绿色、人文”为主题,兴文明之风,行惠民之举,全力保障“两处”公墓群众接待工作。引导和鼓励群众选择通过采用香蜡纸钱、鞭炮换鲜花的方式倡导鲜花祭扫、网上祭奠等文明时尚的祭扫方式,传承优秀殡葬文化。截止3月30日,“两处”公墓共计接待祭扫群众79000余人,疏导车辆14700余辆。
★绵阳市殡仪馆邀请西科大副教授开展礼仪专业培训
2014年4月10日和16日,市殡仪馆开展了两期职业技能培训。单位邀请西南科技大学礼仪专业的副教授顾倩老师就服务礼仪常识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有针对性的从殡葬礼仪、着装礼仪、服务礼仪、会务礼仪、行车礼仪等方面入手,做到内化于心深认识,外化于行重实效,为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树立殡葬行业良好形象,努力实现规范服务、文明服务、诚信服务和优质服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