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农民现状调查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11-03  发稿编辑:韩春梅

 

□  绵阳市委农办、统计局、调查队   何晓东  邹大世  周   杨  苏永松

农民是农村社会组成的细胞,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我市有近400余万农村户籍人口,摸清其生产生活状况,对于保障我市“三农”工作科学决策,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发展、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和实地座谈调研,在全市随机抽取50个乡(镇)100个村200个组,以《农民现状调查表》方式进行全面统计调查(以下简称《调查表》),在抽中的合作社各确定10户农户以《农民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以下简称《问卷》)。

《调查表》调查涉及10416户、32219人,耕地面积达到30063亩。重点对田地、户籍、城镇购房、子女就学、老人照顾、农村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员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实际有效《问卷》调查2005户,家庭在籍人口7878人,户均3.93人。按照区域地貌分:丘区1465户,占73%;坝区140户,占7%;山区400户,占20%。涉及涪城区160户、游仙区200户、三台县400户、盐亭县278户、安县160户、梓潼县247户、北川县、平武县各120户、江油市320户。

2005名受访对象性别构成:男1304人,占65%;女701人,占35%。年龄结构。:18-30岁占6.1%;31-40岁占19.1%;41-50岁占37.5%;51-70岁占37.3%。文化结构:小学及以下占36%;初中占51.2%高中(中专、技校)占11.1%;大专占1.3%;大学及以上占0.4%。重点对农业生产、家庭收入消费、居住、日常消费品购买、劳动休闲外出务工、教育文化信息获取、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养老等8个大项, 37个小项进行问卷调查,并书面征询被调查者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还随机抽取一些参与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入座谈,并综合运用了其他统计调查成果。总体来看,由于采取了科学、严谨的调查方法,做到了组织有序,被调查对象无论是在区域分布、经济收入,还是在性别构成、年龄层次和文化程度方面都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调查所涉及的问题,涵盖农民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针对性很强,取得的数据真实、有用,信息量大,不仅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都还有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这次农民现状调查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二、我市农民生产生活的现状
(一)主要经济收入现状。
主要收入来源。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收入来自于种植业的占50.5%;养殖业的占8.5%;打工的占35%;经营收入占3.6 %;政府农林补贴及其它占2.4%。可见,当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业和务工。
(二)农民居住现状。
居住情况。2005户农村户籍居民7878人,户均3.93人。离开本乡镇半年以上的2572人,占户籍人口的32.6%,其中:离开本乡镇务工经商的占25.3%,随父母外出或在外读书的占6.6%,随务工者与子女外出占0.7%。家庭成员现居住在家半年以上的5306人,占户籍人口的67.4%。常年在农村居住的居民中,60岁以上人口占常住居民的30.6%,学龄前儿童及在本乡镇读人口占常住居民的15.8%,即农村常住居民中老人和小孩占了46.4%。据此推断,绵阳市392.93农村户籍居民中,常住农村的有265万左右,一年中有半年以上离开本乡镇的人口有128万多,离开本乡镇属于务工经商的有99.5万。
农村住房情况。“5.12”地震后,有近50万户农民享受灾后重建补贴进行房屋重建,农民的住房条件极大改善。调查反映,目前居住砖混楼房的占54.6%,砖(木)瓦平房的占37.2%,土墙房占7.3%,其它占0.9%。在灾后重建和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多数农户也因建房欠债。调查反映,不欠债的占43.8%,欠3万以下的占28.4%,欠3—5万元的占17.5%,欠5万以上的占10.3%。
(三)农民劳动力现状。
劳动力年龄构成:据《调查表》统计,200个农业合作社共有农村从业人员(现实的劳动力)22889个,占调查总人数的70.1%。其中:16-30岁(80后)占19.9%;31-40岁(70后)占22.50%;41-60岁(60后)占40.1%;60岁以上(50后)占17.4%。
从业状况。根据《问卷》调查,在2005个受访对象中,只搞种养业的占24.4%;半工(商)半农的占31.0 %;农忙收种,农闲务工经商的占24.8%;农忙务农,其余时间耍的占9.4%;全在务工经商,没有种地的占3.4%;无劳动能力占2.1%,只做家务劳动的占4.1%,其它占0.6%。即近90%现居农村有一定劳动能力农民,都要从事一些农业生产。
文化结构。据《调查表》反映,农村劳动力小学及其以下占43.79%;初中占47.56%;高中、中专占7.04%;大专以上占1.63%。
(四)农民生产现状。
家庭承包地耕作情况。土地是目前绵阳农村居民赖以生存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调查显示:全部精心耕种的家庭占84.6%,只种收疏于管理种懒庄稼的占8.6%,转包他人耕种的占5.0 %,撂荒及其它的占1.8%。按地貌分,全部精心耕种的家庭所占比重,平坝为86.4%,丘陵为85.2%,山区为81.8%。撂荒的主要发生在丘陵。
农业产业化情况。目前,从普遍意义上讲,农业产业化主要以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来体现。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7.5%,知道、没有加入的农户占55.9%,没听说过的占16.6%。按地貌分: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丘陵为29.6%、山区为22.5%、平坝为19.3%。
家庭使用农机具情况。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农业种植人力成本高,国家实行购买农机具补贴措施,大大提升农机化水平。在农业生产中,28.7%的农户用到过拖拉机,17.4%的农户用到过农用运输车,64.8%的农户用到过水泵,27.0%的农户用到过收割机, 44.3%的农户用到过农产品加工机械。
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知情况。受访者对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怎样种植无公害农产,知道并按要求生产的占60.3%;知道无公害农产品,只生产给自己吃的占28.1%;根本不管有害无害生产的3.8%;不知道的占7.8%。无公害农产品知晓率为88.4%。知道并按要求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比例,按地貌分,丘陵高于平坝,山区最低;按年龄分,41-50岁最高;按文化分,以文化程度高低呈正相关。
享受生产经营服务情况。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民需要多方面帮助。《问卷》调查显示,得到政策扶持的占59.7%,获得贷款帮助的占32.0 %,接受了技术指导的占47.0%,获得技能培训的占33.0%,获得过信息咨询的占19.4%,其它占3.2%。
(五)农民生活消费现状。
休闲时间安排情况。《问卷》调查,农村居民闲暇时间主要三种方式选择出现的频率是:看电视占80.3 %,赶场占39.2%,找熟人摆龙门阵占34.3%,带小孩32.2%,看书报占31.7%,喝茶打牌(麻将)占13.1%,其它占9.4%。看电视、赶场、摆龙门阵是农村居民休闲的主要方式。
农村放电影情况。问卷调查反映,农村放电影,一年看电影1-2场的占36.1%;3-4场的占26.1%;5场以上的占15.3%;一场都没有看到的占22.5%。
自己家的余钱使用意向。我们对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满足后,余钱使用意向进行了调查,我们在受访者最多可选三项的前提下,各个选项的情况是:建房占52.2%,扩大生产占48.8%,更新家电占41.7%,买交通工具占35.4%,人情客往送礼占26.6%,购买保险占26.2%,购买大型农具占12.9%,文化娱乐活动占3.8%。体现了现阶段农民观念没有大的改变,住房还是摆在首位,其次才是扩大再生产,然后才是消费升级提高生活质量。
家用日用品主要购买地点。农村居民购买日常消费品,主要是就近就便,在村社超市购买的占13.1%;乡镇商店占66.5%,市县城里商店占4.2 %;附近小卖店占15.7%;在流动商贩处购买的占0.6%。从农民购买日常消费品地点可以看出,乡镇政府所在地,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农村商品的集散地。
(六)农民就医现状。
农村居民看病便利情况。全市275个乡镇有卫生院, 3010个村有卫生室。基本形成了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显著改善。受访者对看病就医便利的看法,认为方便的占28.6%,比较方便的占47.1%,一般占23.7 %,其它占0.6%。山区农村居民认为方便和比较方便仅占66.0%,低于全市平均9.7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看病地点。农民看病就医治疗一般情况是:小病到村医疗站或乡镇医院占67.3%,在就近诊所的占13.4%,立即上大一点医院的占4.5 %,自己去药店买药的占8.9%,能忍则忍的占5.9%。2009年医药体制改革后,乡镇医院完全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是零加价,加之新农合在乡镇医院治疗报销比例高,农民看病村医疗站或乡镇医院是首选。随着科学知识普及,农民生病不再采用求神化水的方法医治。
受访者对医疗承受力情况。乡镇医院完全使用基本药物,有效地杜绝了开大处方,新农合又逐年提高了报销比例。《问卷》调查反映,自己的经济条件可以承受占5.5 %,有了新农合可以承受的占53.6%,参加了新农合承受还有困难的占27.7%,医药费太贵不能承受的占13.2%。可以认为,在目前医药体制下,六成农村居民有医疗保障承受力,看不起病的问题在农村得到显著改善。
(七)其他情况。
农村政策知晓情况。受访者对惠农政策了解情况,很关心、也了解的占33.6%;关心、有一些了解的占45.6%;想关心,不了解的占20.0%;不关心的占0.8%。受访者对惠农政策的关注度达到99.2%。
遇到矛盾纠纷处理方式。当自己遇到矛盾纠纷,又不能很好地处理解决时,主动找村社干部出面解决的占92.0%;找哥们弟兄解决的占3.1%;通过司法渠道打官司的占0.3 %;找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协调解决及其它的占2.4 %。
目前担心的问题。受访者最担心的问题三项选择的情况是:认为失业后难找工作的占23.1%;怕家人生病的占80.1%;对小孩教育担心的占51.5%;子女结婚难的占17.2%;养老的占66.5 %。看来家人生病、自己养老和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民担心的主要问题。
对养老的打算。受访者对养老的打算是:想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占67.9 %;购买商业保险的占2.0%;希望自己多存钱来养老的占7.2%;由子女养老的占9.9 %;还没想过的占13.0 %。可见,传统的养儿防老已经弱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已经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在投入的方式上他们反映的情况是:全靠政府投入的占18.4%;政府出资、村民投劳的占61.3%;全是村民集资的占12.0%;基本没有人管的占8.4 %。
农民获取信息现状。受访者村外信息获取途径,通过广播电视的占85.4%;看报纸的占3.2%;听亲朋好友说的4.7%;听别人吹的占2.1%;上网的占3.1 %;看告示通知的占1.5%。
家庭上网情况。我们对农民上网的情况也作了专门的调查 ,他们通过宽带或手机方式上网(含在网吧)的情况是:没有上过的占39.9%;想上,但使用不来的占34.3%;经常上网的占9.7%;偶尔上的占16.1%。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