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6月18日17时许,广东江门开平市宝源路建设银行附近,15岁初三学生谢某伏击一名女老师,捅其10刀。”这是何其深的怨恨让小小少年下此狠手?今日又得警方通报“受害人曾担任谢某的小学班主任,管教严厉”。
本是赞美称道的教育双边关系恶化成如此地步。我们在指责少年的心狠手辣时,可曾想过他内心在过去的几年来曾经受了怎样的煎熬,他倾诉过吗?谁疏导过吗?我们这些大人都习惯用自以为是的各种准则强加于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行为评价更多倾向于用“听话”来评价。也就是要达到对大人们言听计从,不得反抗。孩子们长期处于高压下,丧失自我,人性迟早会被扭曲。社会,家庭应该改变和孩子们的沟通模式,了解他们心理需求,正确面对处理他们的心理问题,积极引导,因为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人格的尊重,精神的满足。社会,家庭需要担起这个重任,仅靠学校,孤掌难鸣。
“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一直沿用至今。这个“严”的准则不仅是良好行为规范的严格遵守,而且是老师的严厉教态,这样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难免会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教师这个特殊职业决定他不仅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育人的直接重任。这更需要教师能改变一下沟通方式,少些指责,多些平等交流沟通,愿意当学生的积极倾听者。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首先要想到学生是身心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理解他们肯定会犯下一些小小错误。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绪,冷静客观的处理,不小题大做,能以育人为目的循循善诱,重塑学生健全人格。(王萍)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