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江油法院:切实增强社会安定因素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1-04  发稿编辑:景秀丽

 

江油市有88万人口,农民占70%。江油市人民法院的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市的农村安定。

江油法院要求法庭审判案件首先强调一个“快”字,牢固树立效率就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线的观念。为了加快办案速度,法庭同志一方面不分节假日抢时间积极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进行全方位审判方式改革,一步到庭,直接开庭,及时裁判。2012年,江油法院法庭个案审结不超过二十天,避免了因久拖不决给当事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或导致矛盾激化,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其次是讲求一个“调”字,维护社会稳定。农民打“气”官司现象较普遍,案件处理不当,往往是一场官司,十年冤仇,给社会增加不安定因素。江油法院法官们特别注重调解工作,他们采取法制教育、情理感化、借助外力、把握时机、选择场地、情况跟踪、缓冲矛盾等方法,促使当事人消除矛盾,达成和解。今年江油法院审结的民事案件,调解率为81%。

三是突出一个“稳”字,避免矛盾激化。法庭的每一个办案人员,审理每一起案件,办案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的每一项强制措施,都时刻考虑到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

人民法庭的审判工作是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与农村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审判方式的改革强化了庭审功能和当事人的举证能力,但是一些农村当事人尤其是地处偏远山村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淡薄,一时无法适应。法庭的法官们认为:审判方式无论怎样改革,人民法庭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掉,审判改革与发扬传统不能相互割裂。他们坚持“两便”原则,坚持巡回办案。针对个别当事人诉讼能力较低、法制意识淡薄的状况,法官们将“审判法庭”延伸到田间地头,深入调查取证,确保判决的公正。

法庭工作人员在抓好审判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基层民调组织的指导,江油法院所辖的人民法庭经常深入辖区的民调组织,听取他们的情况反映,讲解有关法律知识以及主持调处的方式方法,定期组织民调委员会的成员参加陪审,观摩庭审,增强法庭审判工作透明度。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作用越来越大,减轻了法庭的压力,增强了社会的安定因素。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