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信息 艰苦创业
高水,这个名字享誉绵阳,十年前,高水,问题成堆,曾经负债过亿元,十年后,高水又站了起来,在绵阳城郊乡城中村中以崭新的面貌,让绵阳人刮目相看。
高水的共产党员与时俱进,高水的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在群众、党员大会上,大家一致选举邓先木为村党委书记。城郊乡党委领导找到邓先木,请他回村主持工作。领导说,你是全村两千多群众选举出来的,大家对你寄予了厚望。邓先木想,自己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候应该挺身而出,于是,他放弃了在外的生意回到了高水。找到了村里一批优秀党员,组成了村里的骨干,搭起了领导班子,众望所归,从零开起,从头干起。邓先木等主要领导观念新、信息意识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有了自己的电子邮箱,社区常年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广泛搜集各组、各部门居民意见,内部联网,资源共享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信息资源保证。连续多年被评为绵阳市“信息化工作试点示范单位”。
稳中求进 不断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高水社区的领导班子对此领会很深。他们不图虚名,务实苦干,踏实做事。高水是城中村,失地农民对集体经济依赖性大。欠债太多,企业崩溃,村里从一点点小事做起,发展集体经济。高水社区为壮大集体经济先后投资组建了高旌房产公司、物业公司、虹高市场、高水水厂和高水医院等经济实体,分别从事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城市供水、社区医疗、门面和大型仓库出租及农贸市场等业务。
从2005年开始,长虹陆续退租了高水仓库,到2007年初长虹已退租高水全部仓库。以邓先木为首的社区两委把仓库招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采取加强广告宣传、广泛利用社会关系等办法,千方百计招商招租。很快引来了大大小小的客户,甚至出现了仓库供不应求的情况。2010年社区投资240余万元新建库房7052平方米。先后将三个库区和虹高市场共60000平方米全部换为彩钢瓦,提升和改变了投资环境,为吸引客户创造了条件。
随着绵阳城市扩展,高水片区新楼盘的建成,高水片区人气逐渐兴旺。社区把握时机,先后投资近300余万元,新建门面160余间,3000余平方米,使社区门面总数达到633间。确保了集体收入的稳定和社区居民分红款的发放。
凝聚民心 社区和谐
经济壮大了,社区两委首先想到的是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社区配合上级政府开展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村养老保险。2009年由社区全额出资5100余万元,为社区2100余居民办理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解决了社区居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社区在8个居民小区、虹高市场、仓库配装了灭火器、消防栓,进行了居民区的道路、围墙、给、排水工程配电线路等的改造,已累计投入达490余万元。2002年以前村上每月收取社区居民门面管理费100—300元,2002年换届以后社区分文未收,让利于民。并且对居民生活费进行了上调,人均增加生活费50元,50岁以上的增加60元,现在社区群众按年龄段每月可领取150元—260元的分红款(生活费),2011年起,年终每个居民可得“年终分红款”600元—800元。
为鼓励村民子女上学,对升入大学的学生,保留分红款(生活费)并发放2000—3000元的教育补助金。
社区在八一建军节、重阳节、春节给复退军人、军属、退休干部、老年人发放慰问金。还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积极开展送温暧活动,把社区党组织的关爱送到生活困难群众家中,每户送去300-500元的慰问金。
现在,高水村民感到当村民荣耀、幸福、自豪,积极支持社区的工作,社会治安良好,家家和睦相处。2010年高水社区被涪城区委、区政府授予创建文明城市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励精图治 前程似锦
高水社区党委励精图治,扎实苦干的精神得到了群众的拥戴,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社区党委2011年被涪城区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进入2012年,高水有两项大的项目落成,社区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了“高平巷生活服务区”,为附近居民买菜和日用品又建了一个市场,不仅方便市民生活,而且还分流了虹高市场的压力。仅这项,又为社区一年增收上百万元。
高水社区居委会新办公楼是目前绵阳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社区大楼。除了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外,还有社区公益性服务场馆,图书室、健身房、多媒体会议室等一应俱全,居民看电影、观看文艺节目,健身、跳舞、兵乓球、台球、上网、看书有了一个好去处。毫不夸张地说,高水人真正过上了高水平的幸福生活。
目前,高水社区两委的领导正带领群众开拓创新,探索前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