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绵阳市游仙区检察院主动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全面构建检察机关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3+1”“检调对接”模式,畅通相互间信息渠道,搭建全方位支持配合平台,构筑起联动调处矛盾纠纷、合力解决民生诉求、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格局。”在四川省检察机关“检调对接”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绵阳市游仙区人民检察院杨育正检察长向记者介绍道。
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游仙区人民检察院打破传统束缚,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理念,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创新监督方法,以定纷止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民生、修复社会关系为宗旨,主动融入到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综合运用法律监督、协商调解等多种方法,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促成涉检申诉息诉和解、轻微刑案刑事和解、民行申诉息诉和解,形成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对接工作机制。该院与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司法局和区政府法制办会签《关于加强“检调对接”工作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检调对接中心”工作意见》,建立了与“大调解”组织协作联动、信息联通、隐患联排、问题联商、矛盾联调、工作联促和效力衔接机制,科学规范了受理、分流、督办、协办等运行机制,形成“大调解”工作的强大合力。规范对内运作程序,纵向对接检察职能部门。出台《“检调对接中心”工作流程》等制度,从自愿申请、受案范围、程序衔接、对接调解和督促落实五个环节进行细化、规范,确保“检调对接”实体合法化、程序规范化。今年5月,游仙区院“检调对接中心”因化解矛盾纠纷成效显著,被绵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大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同时,该院延伸工作阵地,前置调解窗口,把“检调对接”同检察派驻机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贴近基层民众、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打造群众诉求畅通、收集、处理、落实一线工作平台。率先在一些社情较为复杂、司法诉求较为集中的乡镇社区设立7个“检察工作室”和“检察官服务站”,聘请联络员、信息员11名,并与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和村(居)调解组织有效衔接,推行“快速办理检察业务,直接受理维权投诉,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提供法律服务”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努力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低成本、高效率地化解矛盾纠纷。两年来,各派驻机构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60余件次,为群众解答政策法律问题2000余人次,提供法律帮助800余人次,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得到上级检察机关和市委、区委的充分肯定,四川省检察院称赞游仙区院“检察工作室”为全省乡镇检察室创造了一个样板。
在谈到游仙区人民检察院“3+1”“检调对接”模式时,该院检调对接中心主任张晓晴向记者介绍道:“我们游仙检察院在检调对接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三个结合,推进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将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理念相结合。在办理个人法益受到侵害的轻微刑事案件时设置和解前置程序,将所涉民事赔偿部分纳入“大调解”机制,最大限度地教育、挽救当事人,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方权益,有效防止“被告人入狱,被害方民事权益难以实现”局面的出现。将刑事和解与处理结果相结合。对于“检调对接”达成和解并实际履行的轻微刑事案件,我们根据情况作出不予批捕、不起诉决定或减轻处罚的量刑建议,同时与公安、法院达成共识,实现了“刑事和解结果与强制措施有直接关联”,“刑事和解结果对案件最终处理有直接影响”,“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有一定的刚性效力”。将刑事和解与跟踪预防相结合。对刑事和解后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的犯罪嫌疑人,及时向其所在村社通报处理情况,督促落实帮教措施,全力配合社区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感化教育工作,促使其认错悔罪,改过自新,尽快回归社会。开展调解回访,在刑事和解后,由“检调对接中心”的检察人员适时对被不起诉人、附条件不起诉人和当事人回访考察,了解社会关系的修复程度,巩固“检调对接”工作效果。二是突出五类重点,深化民事申诉案件息诉和解。牢固树立“抗诉是成绩,息诉和解也是成绩”的民行工作理念,贯彻“和解优先、调抗结合”的民行工作原则,合理确定“邻里纠纷、劳动争议、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拆迁安置补偿纠纷、涉农纠纷”等关乎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五类案件作为“检调对接”重点,优先列入息诉和解的范围,及时提交“检调对接中心”调处,通过多元化监督方式和民事和解方式,促成当事人息诉和解,达到自愿息诉、自愿履行、和谐结案的目的。同时,建立与有关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民事纠纷的预警、防控和处理,并进行跟踪关注,避免矛盾恶化和升级。三是推行“六位一体”,合力化解涉法涉诉信访。实行源头预访、承诺稳访、协调处访、联合接访、信息管访、督查结访“六位一体”处置信访积案工作机制,主动把信访风险评估制度融入大信访工作格局,全力做好案前、案中、案后全程防控和处置,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案一策”化解方案和维稳应急预案,调动相关部门力量,综合采取释疑解惑、教育疏导、救助救济等方式,以纾解积怨、减少对抗,尽力解决信访人员实际困难,使其息诉罢访,实行“大控申”工作格局,探索出了一条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各部门联动的多元化稳控调处涉法涉诉信访的工作方法。”
据了解,去年以来,该院运用“3+1”调解模式,成功和解轻微刑事案件21 件;通过释法说理,在检察环节促成刑事、民事申诉案件当事人达成和解、息诉9件;稳控赴省进京上访人员10余起,妥善处理集体访4起。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