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发展,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多种渠道疏通各种社会群体的诉求渠道,突出人文关怀,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着力解决社会管理新情况新问题。
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认真解决好民计民生问题等相结合,从影响和谐稳定和民计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坚定不移推进发展,不断夯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以安县为例,必须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进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第一要务来落实。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以“一主三化三加强”为基本思路,大力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突破年,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加快推进县城区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农民向城镇集中,以利于更加集中、便利地实施社会管理,加快绵安同城化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加快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养结构,鼓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观光休闲业和农村服务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保障民生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着力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化社会管理的民心基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整合资源、整合力量,切实加强基层特别是重点地区党组织建设、政法组织建设、综合治理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等,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快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医保、新农合、新农保试点等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扩大就业,全方位推动创业,特别是要加强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较好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推进,为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奠定良好基础。
多种渠道疏通各种社会群体的诉求渠道,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良好的社会心态关涉发展宏旨。社会心态既指向未来发展的“软实力”,也承载“以人为本”的具体诉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加大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统筹协调力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继续深化“621”群众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通过设立“县委书记党务公开信箱”、各种“QQ群”等创新方式,畅通和拓宽干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突出人文关怀,着力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最佳的社会管理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要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向信息化、立体化管理转变,以安县为例,要以国家建立人口信息库为契机,健全完善实有人口信息采集动态管理体系,建立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办、站,全力推进人、屋、车、场、网、会等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有效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效能。
以深化平安安县建设为载体,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民安是民生的基础,没有民安就没有民生。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着眼点,以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标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技防投入,将技防设施向乡镇场镇、个体工商户、房地产开发、重点单位、规模企业延伸,构筑从城市一直延伸到社区(村)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抓住新兴管理领域,着力解决社会管理新情况新问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及新媒体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积极探索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实行分类管理的有效办法,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群团组织,建立健全登记管理机关、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引导其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互联网、手机等信息网络管理服务,构建网上防范控制与网下查处相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提高对新兴媒体特别是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遏制其消极影响。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