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市召开第四届“保险之星”表彰大会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5-23  发稿编辑:景秀丽

DSC01606.jpg

 

DSC01596.jpg

       5月17日,绵阳市第四届“保险之星”表彰大会在绵阳富乐山国际酒店举行。大会表彰了2009、2010两年中对保险业作出突出贡献的117位“保险之星”。绵阳市保险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总经理及其员工代表共计两百余人参加了大会。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毛一兵、绵阳市金融办副主任赵怀德、绵阳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科科长庞映华等领导应邀参加了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大会由绵阳市金融办主任陈斌主持。
       经过几年的行业自律和各公司不懈努力,绵阳市保险市场的竞争归于理性,保险业发展成绩喜人。近两年,绵阳市保险业保费收入年增长幅度23%以上,2010年实现保费收入42.72亿元,为全市承担风险保障超过2万亿元。年处理各种赔款和给付案件20万件,给赔付款近10亿元,缴纳地方各种税金及附加1亿多元。我市保费总收入除成都外,仍稳居各市州之首。截止2010年末绵阳市保险机构达到了36家(其中代理公司8家),正式保险从业人员已达1.1万多人。商业保险已成为我市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有力地支持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2010年,绵阳市保险行业协会被评为四川省2009年度先进社团组织。
       绵阳市保险行业协会会长李新在大会上作了工作报告。李新回顾了绵阳市保险行业“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情况。2006年——2010年是绵阳保险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是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市场主体增多,保险从业人员增多,保费收入增加。全市初步形成了网络齐全、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的商业保险体系,提高了保险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国家2007年、2008年出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在我市试点推进,三年多取得优异成绩。到2010年底全市政策性农险的险种由当初的4个已经增加到6个,全年保费收入达到10380万元,全年共支付各种赔款84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抗风险能力。2010年全市已有56万多人参加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保费收入超过2000万元。李新指出,近两年,绵阳保险行业协会增加了保险行业自律的措施,加大自律检查处理力度。协会充分发挥好协调、服务的作用,起好桥梁纽带作用。
       李新号召全市保险行业工作者向“保险之星”学习。他指出,从今年3月开始,历时两个多月,经由下而上的推荐评选,协会审查公示,最后决定表彰117人,约占全市保险从业人员的1%。受表彰的大部分是保险一线业务精英,也有内勤管理岗位的员工和领导。他们兢兢业业,辛勤劳作,忠诚于保险事业,遇到困难敢于拼搏,善抓机遇,诚信做人,勤奋做事。
       会上,李新提出我市保险业“十二五”的总体目标是:2011——2015年,保险市场更加繁荣,一是保险机构要达到和超过50家;二是保费收入每年要递增10—15%,实现包容性增长,到2015年末,全市保费总收入要达到或超过80亿元,力争翻一番;三是向社会提供风险保障4万亿元;四是人均保费水平达到1500元;五是保险深度要达到8%;六是从业人员要超过2万人;七是“三农保险”力争实现全覆盖;八是上缴地方各种税收和附加也要翻一番。
       在表彰大会上,人保财险黎涛、中国人寿雷霆等代表“保险之星”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毛一兵代表副市长李亚莲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绵阳保险业两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保险业为我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