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文化思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5-08  发稿编辑:景秀丽

       历史可以随时间而淡忘,但“5·12”这个黑色而冰冷的历史节点,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当这个节点在年轮中重复时,我们不由得不回眸公元2008年的此时此刻:地球的坐标圈点在中华大地之汶川,潘多拉的盒子破裂,迸出了人类最大的灾难——汶川大地震。惊回首,刹那间,天崩地裂,山摇地动,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满目疮痍。风光秀丽的汶川、北川、青川城镇变废墟,三川悲恸。许多美丽的校园顷刻淹没在天昏地暗的烟雾中,数万师生陷入摄魂夺魄的幕幕惊险之中……也就是从这个历史节点起,不断演绎出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创造出了无数感天动地的奇迹。在废墟中挺立,在困境中自强,在这样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引起我们深刻的文化思考和启示。
       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好明证。
       如果没有日本、海地等许多国家遭受同样灾难的比较,也许我们还不能深切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不同国家面对同样大自然灾害时,海地显得无力应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世界上比较落后的国家;而科学发达、经济雄厚,号称亚洲强国的日本,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同样显得许多无可奈何的应对,打破了日本往日的许多神话。诸如日本地震预报最先进、最及时、最准确,救援最得力最先进等等。面对日本“3·11”震灾,日本许多民众埋怨政府救援迟缓,援建措施不力——甚至要求首相下台。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最难忘,中国的“5·12”时刻,国家领袖,省市领导纷纷走进灾区,深入学校,问候灾民,为灾区人民送来无限关爱和支持。把1000多万人的灾难除以13亿,把每个人的灾难化解到最小最小;紧接着从2008年9月开始,大规模重建,一个省对口援建一个县,一个县对口援建一个乡,又把每个灾民个人的力量乘以13亿,举全国之力援建四川灾区,演绎出了世界历史上从悲壮走向豪迈最宏伟的重建壮歌。至2010年底,仅两年多时间,在28万平方公里受灾土地上,规划了29692个重建项目,总投资7871亿元,完工达92.4%。春风已吹绿了震灾土地,人们已在青山绿水中擦拭心灵,在温暖和谐的日子里点亮希望,四川向前跨越了10——20年!这种大规模、高难度的重建工程,世界没有先例,但中国实现了,向全世界展示了强大而独特的中国模式!
日本共同社记者渡边靖仁考察四川重建成果后,由衷叹息:“四川重建令人羡慕,我们日本人也要加油!”韩国记者张宝森感慨:“只有亲自到四川灾区,才能读懂‘奇迹’的含义”。
       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的无比优越和伟大的中国力量。我们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正当时。
       “多难兴邦”是激励中华民族强立于世界的不竭动力。
       如果没有罹难“5·12”这场特大灾害,也许当代青少年还不能深刻理解“多难兴邦”深刻蕴含。“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早有实践和先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挫折,特别是近代耻辱史上,各种灾难积聚在一起,但中华民族饱经苦难而没被打垮。每当大灾难降临时,就会激发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责任感,产生无比强大的动力,激励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勇闯难关,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八年抗战如此,1998年抗洪救灾如此,抗冰雪灾亦如是。2008年“5·12”特大地震,人人心怀悲壮,身挺坚毅,这种民族精神再次得到锤炼和升华,形成万众一心抗震灾,集全民族之力搞重建。事实雄辩地证明,灾难面前形成的精神力量,一旦转化为全民族的自觉行为,就会形成一种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四川灾后重建凤凰涅槃,欲火腾飞的奇迹,更有力地诠释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和“多难兴邦”的深刻蕴含。
       灾难教育是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新契机。
       如果没有世界各民族在灾难面前的不同表现,也许我们还感觉不到国民素质的差异。然而,正是各民族表现出的差异才使我们产生民族危机感,我们必须以灾难教育为契机,大力提高国民基本素质才行。在《泰坦尼克号》电影风靡世界时,我们曾为那些临危不乱,把生的希望让给妇幼儿童的绅士风度所感动过,而今天,在最现实的应对特大自然灾害表现中,我们可以在比较中得到启示。在日本,日本政府表现远不如中国,而其国民表现出的冷静、沉稳、文明、而有序的应对情态,足见其平常灾难教育积淀有多深,国民素质有多强,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因此,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灾难教育,让国民深刻认识大自然灾害总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惨景。人类必须遵循大自然规律,主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学会适应生存的知识和能力。加强灾难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如何用知识守护生命,以生命教育为主题进行安全教育。用知识守护生命,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突袭的自然灾害,学会自救和救护别人,提高师生应急避险能力。要让学生懂得,如果自己陷入灾难时,要沉着、冷静,树立生存信心,千方百计用科学知识守护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成就人生。
       感恩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大爱精神的最好途径。
       在特大灾难中,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演绎出了许许多多朴素而平凡的真情故事,却又那么鲜活而生动。这是灾区人民、灾区学校的每位师生都经历过,都长久的被感动着。例如,在特大震灾最危难时刻,党政各级领导奔赴现场,与群众共度时艰,接着胡主席到灾区,温总理到灾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赶到灾区,救灾物资源源不断送进灾区,送进学校,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大慈大爱构成了多么宏伟而悲壮的史诗画面!在灾后重建中,举全国之力将近万亿资金投入到28万平方公里受灾土地上高速重建。全国7000多万中国共产党员捐了特殊党费援建灾区,仅江油中学就获得了6400多万元特殊党费援建。是人间的大爱连接起了希望的彩虹,使灾区的建设向前跨越了20年!这一切是应该记取的,更是以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以此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体现出”川人从未负国,国人未负川“的感恩情怀。
       感恩教育,要让学生学习英雄,创先争优。为难之处显英雄,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在生死存亡关头,他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地狱留给自己。例如王光香老师连续七次冲进不断垮塌的楼房中枪出了27名儿童,最后一次,在楼房垮塌的一瞬间,她匍匐爬地,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两名幼童,自己壮烈牺牲,两个儿童得救,她用生命的最后造型树起了舍己救人的无字丰碑!英雄烈士,不胜枚举,仅以此例,足以感人肺腑,情动灾区。还有涌现出的80后一代人民解放军战士,挺起了自己的脊梁,舍己救人,英勇顽强,挑起了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大梁。还有抗洪抢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构筑了新时代的钢铁长城,英雄辈出,可歌可泣!革命英雄主义最易点燃学生的激情,学校应该通过学英雄,感恩教育,要让学生一直在激情与感恩的芳菲四溢的大道上前进。
       在“5·12”三年祭日来临之际,那三年前满目疮痍的受灾土地上已是一片生机盎然,一花报春,满园芳菲。在穿越灾害,崛起危难,感恩奋进中,从悲壮走向豪迈,已开创成了超越20年的发展新局面。作为学校,进行灾难教育,建设校园文化,“5·12”引出的思考和启示却是长久和深远的。我们在校园文化重建中,不仅要在校园环境文化中有明确的标识和标志,铭刻“5·12”历史和警示,而更重要的是在活动文化中,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融入“5·12”的历史教育和感恩教育,把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变成全校师生的精神力量。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实现学校理性的长效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学校要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达到学校育人的崇高文化境界。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