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在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监管下,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营运服务为中心,以提高“两个效益”为目标,积极组织生产经营和安全服务,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全年各项任务、生产计划。现将2010年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并作出2011年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
(一)较好地完成2010年运营和经济效益指标任务
截止目前,我司已开行公交线路91条,公共汽车951辆(1025标台),线网总长度1380公里,城区内线路覆盖率达到95%以上,郊区达到90%以上,公交站点共计2077座,日发班次6500余趟,年载客运量2.38亿人次。
全年我司完成总收入2.19亿元,较去年的2.0172亿元增加1728万元,增长7.6%;实现营运公里6292万公里,较去年的6013万公里增加279万公里,增长4.6%;预计全年利润总额为1100万元,新增车辆30台;新增固定资产1279万元;上缴税金964万元;全年发放工资8290万元,较去年的7297万元增加993万元,同比支出增加13.6%;支出员工福利、住房公积金、保险等2972万元,较去年的2788万元增加184万元,增长7%;目前公司直接为员工支付的费用已占总收入的55%,较去年的53%增加2%。
行车安全方面,2010年我司发生有责交通事故201起,与去年221起相比事故件数下降了9%;死亡人数3人(1起次责,2起待定)比去年9人下降了66.6%;经济损失311.1万元,与去年209.9万元相比上升了48.2%。按《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评价办法》,主全责任死亡事故450万公里/次衡量,在控制指标范围内。
(二)积极推进完善公司制度工作
今年我们继续深化“共同约定行动”,把职工最关心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结合企业实际,于今年3月份继续签订了公司《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如在特殊季节和时期适当上浮职工工资;9月份对员工工资结构进行调整,职工工资增长率在5%以上;出台了《驾驶员无事故奖发放暂行办法》,调动了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对《员工岗位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并对公司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了讨论审议。从新规章制度执行近一年的情况来看,职工队伍稳定,劳动关系和谐。
(三)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狠抓源头管理工作,推进“平安企业”建设
安全生产是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我们始终坚持把安全管理作为关键任务,从抓员工安全教育入手,培训员工操作技能,落实安全责任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
1、全面修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调整和强化了安委会机构,更新了员工考核机制,建立了驾驶员安全奖励机制、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营运车辆限速规定,修改完善了应急抢险预案。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公司和各部门、各单位、各总站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了单位和人头。
2、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和监督。行车安全监管方面,坚持领导带队检查,专职人员每天上线路检查,重大节日加大了检查频率。今年以来,各总站共进行上线路检查3831次,交叉检查442次,其他检查147次。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认真坚持车辆月检、季检制度。全年排查车辆11957台次,排查出隐患109次,并及时落实整改,对有疑问的安全事故及时进行鉴定,排除疑问,查处事故的真正原因,尤其对典型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整改和查处;组织消防和应急救援、突发事件处置演练,全年共组织演练7次,参加人数共计712人。
3、组织形式多样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邀请市安监局进行了安全法律、法规讲座,各总站、修理厂坚持每月一次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各总站还组织了分类别、分片区、分路队的培训教育49次,参加人数共7387人。今年,我司还组织了“安康杯”竞赛活动,以有奖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突出安全生产主题,效果显著。同时,我司今年还组织参加了四川省的“百日安全宣传活动”、全国“安全月”活动,获得圆满成功,起到很好的教育、培训作用。
4、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车载及厂区、办公区的灭火器都按规定进行检修、补充和更换,及时补充车上的消防安全锤,按规定发放了劳动保护用品;并在我司制作刊上挂了安全宣传标语共计970副,二总站、五总站、修理厂还办了五期安全板报和宣传橱窗。
(四)继续加大和优化公交资源投入使用,不断提高运营生产能力
1、全年新开线路7条,调整线路15条,购新车61台,全年年审车辆1500余台次,合格率100%;配合市创建工作,完成城区公交站台改造,新建和改建公交站台设施共1032处;共售出IC卡88619张,对IC卡小额消费系统正在进行升级中,计划年内完成;完成一、二、五总站自动化洗车场建设,完成一、二、四总站修理厂建设。
2、在车辆维修材料供应上,坚持“多家竞争,比价采购,质优价宜”的原则,部门协同选定多家车辆维修材料供货商,保证营运车辆维修材料基本满足,在“供得上、不待料、不积压”的原则下做到常用件不待料,专用材料在规定时间内采购。材料采购严把质量关,做到了所有入库材料有生产厂牌、合格证、三包范围等相关证书,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库。2010年度没有出现因维修材料质量不合格引发的安全事故,全年大宗采购报公司审批11份,一般材料审批12次,紧急采购材料审批13次。
3、与42家长期租车单位签订了租车合同,并结合多方因素,合理上调了部份租车单位的租车价格,确保租车业务收入的稳步增长;和中国电信绵阳分公司签定了手机刷卡的战略协定并组织实施,现已发行刷卡手机6000多部,成为四川省内城市公交与电信合作的典范。
(五)着力提高公交车辆保修质量和效率,极力保证车辆及时、充分投入运营
1、细化管理。修理厂实行分车间维修作业,一车间维修一、五站的车辆;二车间维修二、四总站的车辆,以细化的管理解决以前修车难、劳动纪律差、工种间不协调、维修质量差等问题。
2、加大驻站车辆的保修力量。为提高车辆的营运率及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加大永兴、南湖驻点的车辆保修力量,永兴驻点由4人增加到12人,南湖驻点由2人增加到6人。
3、合理调整保修人员待遇和福利。调整补贴制度,合理调整工种间的工资分配比例,并推出安全质量奖项、占用车时奖等,以提高各工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修理厂实行弹性的休假制度,打破以往死板的休假方式,把灵活的休假时间交给修理工本人,让其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休息时间。
4、成立车辆保修技术监督委员会。为了解决现在车辆的各种疑难杂症,以及解决工作中的各种技术争论,修理厂成立车辆保修技术监督委员会,成员从底盘、发动机、气工、电工中各选出1名技术骨干兼职,在需要解决各种故障时,由工程师组织成员聚集一起共同解决,不仅加快疑难故障车辆的解决,还给大家营造了相互学习的氛围,推动维修技术进步。
截至目前,完成小修工时共196.75万个,相比2009年上升17%;发动机大修188台,相比2009年上升33%;完成二保317台,相对2009年下降14%;整修车6台,拆换气瓶3210只;修复变速器1196台,修复差速器238台,修复打气泵1045台。
(六)认真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宣传公交优先。
继2007、2008、2009年连续成功承办了绵阳市“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今年我司再次成功承办了该项活动。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及广大群众的公共交通优先的意识,宣传了公交优先就是人民大众优先的理念,对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措施的落实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坚持重抓党风、行风建设,全面推进创建文明工作
我司坚持把党风、行风建设以及文明创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使其贯穿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力求统筹兼顾、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抓出实效。公司领导班子廉洁奉公、勤政高效,从严控制接待标准,不讲排场,厉行节约,给班子成员和党员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今年我司好人好事共280余件,受到新闻媒体公开表彰20余次,收到群众来电、来函表扬163次,受到12319表彰的100多余件,无一件有责投诉,全力规范窗口服务标准,全面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使公司形象得到很大提高。今年7月,我司在火车客站广场举行了“优秀车组授牌仪式”,各总站分别都有几十余台车被评为党员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号和工人先锋号,在职工中广泛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创模范活动。
(八)加强职工生活服务保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深化困难帮扶工作。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共为63名困难职工发放困难补助和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86000余元;4月份,发动全司职工为玉树地震灾区人民捐款38000元,为家庭遭受火灾的一总站职工朱光荣同志捐款5000余元;9月份,为患重病职工江强同志捐款46000余元,为100余名家庭暂有困难的职工借款数十万元;国庆期间为3名特困职工争取了更大范围的资金帮助。
2、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按规定做好了职工医保工作和公司内部医疗互助保险工作。全年共慰问探视住院伤、病职工200余人;联系市疾控中心为职工接种了甲型H1N1疫苗;为公司男50岁、女45岁以上430余名职工进行了一次体检活动;为修理厂20余名焊工、漆工进行了一次职业病身体检查;配合社区于9月份组织职工(含家属)一千余人次进行了一次居民健康基线专项体检活动。
3、按上级要求办好了金秋助学活动,落实市总工会“金秋助学”帮扶困难职工4人,解决助学资金6500元;继续做好鼓励职工子女读书成才的奖励制度,今年共奖励职工子女升学和荣获各种奖励141人次,发放奖金4万余元。
4、关心离退休干部人员生活。今年继续搞好了新退休职工和内退职工各种纪念慰问活动;在重大节日和不定期登门慰问退休老领导和离休干部、重病老同志,为其解决医疗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九)大力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大力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工作的软硬件建设,组织职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5月份组织职工参加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绵阳篇”排练和录制;8月份组织节目参加市级“中华经典诵读”活动;9月份组织公司业余自行车队参加“无车日”骑游活动;11月份举行冬季职工男子篮球联赛等;特别是国庆节期间举办的一次大型歌咏比赛及音乐演唱会,突出了“感恩.奋进”主题,展示了公交职工文艺才能,唱响了公交人的感恩奋进之情;创办了《绵阳公交报》,全面、深入、及时反映我司发展动态,建立了对内外宣传和信息沟通平台,极大促进我司文化建设;多次组织职工参加公益活动、大学生座谈会,开展不同形式的素质综合培训,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员工工资、燃料、材料等成本与市场接轨,尤其天然气油料大幅上涨,生产成本剧增,企业运行成本压力日益剧增,严重制约公司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发展。
(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滞后,公交站点建设用地控制还不完善,公交场站建设“四同步”未落实,公交枢纽站建设前期进展缓慢。
(三)由于城市小车、摩托车、电动车数量猛增,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公交车的运行环境恶化;部分市民文明乘车意识差,公交车的乘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