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2011年 四川“产业推进年”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1-05  发稿编辑:景秀丽

       2010年12月29日,副省长李成云在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上表示,产业结构升级是四川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四川将把2011年确定为“产业推进年”,编制出台“十二五”工业规划体系。“十二五”期间,四川将深入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配套集群发展等。
 

        三大路径推进产业调结构、转方式
       “资源类产业要就地转化、延伸链条和突破关键。要着力推进水电、天然气、钒钛、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率先实现突破。”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焦伟侠在会上说,其次是新引进培育产业要努力实现配套发展,形成集群。计算机产业要力争产能达到5000万台;汽车产业力争突破汽车产量30万辆;石油化工产业要加快1000万吨炼油、8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进程,推进石化下游产业链合理布局、同步建设,做到石化原料在川全部转化。
       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坚持选择性发展、基地化布局。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装备,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三个层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
       我省城市形态各不一样,城市选择发展什么产业,避免城市产业空心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比重怎么摆,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推进,都是空前的考验。必须抓住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这个关键,推动特色产业园区逐步成为优势产业集聚、新城区建设的重要发展载体。
       “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依托产业集群(基地)打造产业示范新城区,突出区位和主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焦伟侠说,支持有规模的园区继续突出主业发展、有条件的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有关联的园区集群发展,构建特色产业带。同时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示范新城区,力争明年分别在1-2个市取得明显成效。
 

       四大抓手推进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和绿色发展
       最近,国家统计数据将有新的调整,投资500万元以下的技改项目不列入统计,随着企业成本的上升和利润的下降,企业投资热情将受到影响。同时还面临要素环境中的资金、电力、物流三大困局,资金紧张如何突破,电价高企如何下降,物流成本如何削减、怎样组织,对整个工业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要着力改造提升,积极推动钒钛钢铁、装备制造、油气化工、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传统工艺、设备的优化升级。”焦伟侠说,还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力争新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0家以上。
       不仅如此,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也是势在必行。要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设立淘汰落后产能资金,有序关停耗能高、效益低、污染重的落后产能,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推进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是关键。会上,焦伟侠明确了保用电、保用气、保电煤、保运输、保资金“五保”措施,既要加强电力调度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也要调整优化用气结构,降低用气成本;既要缓解电煤供应压力,也要确保完成德阳重装基地大件产品出川和彭州石化项目大型、特大型设备进川运输任务。
 

       推动兼并重组构建现代产业分工体系
       明年统计上有一个新变化,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不列入规上企业统计范围。
       我省将组织实施“三个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两个带动”作用,构建龙头带动、“精特新配”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现代产业分工体系。力争全年培育1-2户营业收入超600亿企业、新增1-2户500亿企业、4户100亿企业、6户50亿企业。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境外、省外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在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入川发展。
       此外我省还将努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抢抓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战略机遇,召开全省经信委系统承接产业转移大会,主动推进产业承接。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市州的沟通衔接,强化在信息、土地、资金及要素保障等多方面对接。继续深化对口合作园区建设,积极承接援建省市产业转移。(四川经济日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