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心”是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基层法官陈品生在天命之年对人生朴素的感悟、对工作实在的态度。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是的,“奔五”的人,一般都定型了。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岁月的痕迹已经刻在了脸上。整容也好,化妆也罢,心中没有了梦想,没有了激情!也许我们还会发出“为何岁月如此飞逝,却又两手空空”的感慨!但是,时光不会倒流,岁月不会止步。天命之年,不管是得意,还是失意;不管是尴尬,还是无奈,我们都要有勇气活下去!怎样活?用公集金也好,取私房钱也行,买一只土鸡,为心灵熬一些鸡汤;用一些农夫山泉清洗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拥有一颗平静的心。
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正是一个长期在乡村工作的法官、一个天命之年的法官所需要的。平静才不急躁;平静才能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怎样来工作!
我们处在最基层,接触普通老百姓,做的是平凡的事。但是,有的人一辈子也许只打一次官司,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认识法律、理解法律的依据,这就要求天命之心不仅是一颗平静之心,还应是一颗责任之心。我们应该有责任!我们虽是普通的人,面对伯姓,也许没有勇气像焦裕禄那样动情的说一声,“我是您的儿子!”,但是我们应该有胆量、有底气说一声:“您放心,我会公正的!”公正是老百姓对法律的期望,也是法官责任心的根本体现。一名天命之年的法官,可以有不满,可以有牢骚,可以有抱怨,但对案件不可有拖拉、不可失公正。这就是法官的责任心。
天命之心是一颗平静之心、是一颗责任之心,她还应是一颗同情之心。
我们是乡村法官。当老百姓为了一个“理”,顶着炎炎烈日来到法庭的时候,当一个老者因为儿子不孝,拖着病体求助法庭的时候,当一名女者宁愿借债也要解脱痛苦婚姻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颗同情之心。陈燕平说得好,“法官不是官”。我们应该少一些架子,多一些贴近。一句宽心的话,一杯清凉的水,不会让我们失去什么,却会让百姓感到温暖。善待百姓,富有同情,将心比心,会使我们的责任不孤单、不生硬;却充实、却饱满。
天命之心,还应是一颗爱惜之心。爱惜,首先要爱惜自己。爱惜自己,就是要爱惜自己的工作、爱惜自己的人格。是的,我们有时会这样说,“唉,一切都好,就是钱少”。但因为案件,面对金钱、美女的时候,我们必须想一想,金钱是否有毒,美女是否是计,我们该不该走为上计。我们是普通的人,虽然我们没有机会拒绝几十万、几万的酬谢,但我们有机会拒绝一顿辣火锅、一次串串香,在挥手拒绝之间,维护我们的公正、坚守我们的人格。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做给集体抹黑的事。心态好,身体健。
“天命之心”听起来,没有昂扬的斗志,没有千军万马的力量,但却是陈品生实实在在的语言。他坚信,这同样是一种精神,同样是一股力量。只要这样做,定将成优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