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江油附子 扬名四方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4-02  发稿编辑:景秀丽
     附子是我国40种大宗中药材之一,附子种植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而江油又是2006年经国家质检总局专门发文公告的附子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地,范围仅限于太平、青莲、九岭、三合、彰明、西屏6个乡镇。这些乡镇切实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附子产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附子是乌头块根的干燥侧根,有毒,经盐渍、水漂、煮熟等炮制后,毒性减弱,称为制附子、熟附块等。性大热,味辛,功能回阳救逆祛寒湿。江油种植附子的历史十分悠久。
     太平镇普照村目前已建成优质无公害附子GAP生产基地,发展附子400亩,占全村土地的1/3。附子从种到收8个月左右,收完附子,正好种一季水稻。
     以前,由于无法可依,附子的生产、加工、经营较为混乱,管理难度较大,直接影响附子的质量,也影响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2000年,在江油市科技局的介绍下,深圳三九药业把附子种植基地设在普照村,大量收购生附子,价格保证在每公斤10元以上。然而,在开始之初,种惯了常规作物的村民,种植附子的热情并不高。村干部说破嘴皮,全村当年只种了50亩。
     村民之所以有疑虑,是因为附子种植技术难度大,熬时熬精力,还怕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附子卖不掉,相比之下,种粮稳当多了,卖不掉可以留着自家吃。村干部便以身作则种附子,第二年把附子收上来一算,亩产1.8万斤,收入近万元,是种粮的好几倍。村民们心动了,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太平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以绵江产业带河西片区为主体,在普照、古柏、桥楼、双胜、合江等村发展建设3000亩附子、青黛基地。不少村民靠小小附子增收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
     与此同时,太平镇充分利用附子、青黛种植资源优势,加大对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帮助建立精深加工基地,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药材种植农户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树立品牌发展战略意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把当地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新的贡献。
     深圳三九药业采取订单式收购,每年7月初,生附子一收上来,公司就派专人前来收购,销售不愁,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村民争先种附子,还出现了附子大户。
     为促进附子的生产和管理,我市根据保护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有关规定,及时制定并出台了《江油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公告的6个乡镇生产的"江油附子"全在保护范围内,凡符合条件的江油附子生产企业均可申请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此举规范了江油附子及其中药材的生产、加工、开发、经营,为江油市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拓展了道路。
     江油是中药材宜产区,江油附子远近闻名,太平镇决定进一步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大力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带动更多农民种植药材致富。
     目前,江油市附子种植面积每年均在1万亩左右,全部按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进行种植,2002年经四川省科技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验收,达到国家无公害中药材标准。年产优质附子1000吨。利用新工艺加工、炮制的附子得到了中国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国家药材总公司的高度评价,也是国家唯一列入973项目的道地中药材和国家六部委指定的深入研究项目。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