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废墟上崛起北川信合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5-31  发稿编辑:刘庆

    2009年5月12日,时值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截止4月末,北川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0亿元,较年初增长7.5亿元,增幅60%;贷款余额13.8亿元,较年初增加7.4亿元,增幅117%。投放抗震救灾专项贷款余额5.8亿元,发放农房重建贷款11979户,金额4.19亿元,占全县农村金融机构投放该类贷款的90%以上;财务总收入4144万元,同比增加3147万元,实现利润1334万元,同比增加1225万元。


    2008年6月,北川联社获得殊荣,被中国银监会表彰为“全国银行业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09年“五一”前夕,四川省总工会授予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北川擂鼓信用社“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


    无私的选择: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是责任


    记忆回放地震当天,至今让人心碎。


    2008年5月12日,绵阳银监分局在北川联社检查工作,下午联社领导班子、机关中层干部均在联社二楼会议室开会。14:28时,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发生。瞬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在强烈的地震波冲击下,北川联社机关办公楼、1号职工宿舍楼轰然倒塌,2号宿舍一楼下沉,北川联社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员工共计32名同志被埋入废墟。这次,北川联社共有47名职工、96位家属遇难,2名职工重伤,轻伤无数。营业部主任刘洪坤痛失妻子、儿子,坝底信用社主任牟刚痛失女儿和母亲,通口信用社主任王飞痛失父亲、妻子、女儿和嫂子……


    强震一过,在城区办事的牟刚迅速组织几名幸存职工展开营救,成功从废墟中救出营业部职工李蓉和在联社四楼(出租)四川联鸿公司开会的2名受伤人员。随即,他们到老街上几个网点、回龙街、城池街、曲山街分社查看灾情,搜救人员,抢运现金、印章、重空凭证,转移到北川中学操场。晚上,又组织幸存职工、伤员及家属全部集中到县政府广场和北一中操场,服从政府的统一指挥。邓家分社出纳邱晓蓉、会计母广锐徒步爬涉背出11万多元现金、9个村的贷款帐。擂鼓分社将库款、印章转移到安全地方,全体职工通宵值守;小坝分社员工徒步20公里赶到片口分社,将人员、库款、印章、重空凭证全部集中转移到小坝;禹里分社抢救完库款后,组织党员干部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救灾;陈家坝分社在治安联防队员的协助下将伤员转移到江油医院……


    5月13日,亲临绵阳一线察灾的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华、主任李永真、绵阳办事处党委书记、主任李发继,面对北川联社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全部被埋的严酷现实,立即组建了由办事处纪委书记、副主任陈利雄同志为组长,张晓勤、颜勇、王飞、牟刚、刘洪坤、李勘等为成员的北川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就是被大家美誉的“敢死队”。后来,除组长陈利雄外,其他成员都成为北川联社新班子的“中流砥柱”。


    5.12大地震中,全县12个网点职工徒步背运现金609万元,6个网点联系救援部队直升机转运现金420万元。


    智慧的决策:信合情系三农  贴心服务人民


    在省联社绵阳办事处的关怀和支持下,北川联社积极规划营业部组建方案和选址,结合灾民集中安置的现状,通过多方协调,采取在涪城、游仙、江油、安县等地借人员、借资金、借场地、借网络的“四借办法”,于5月21日便在绵阳九州体育馆恢复营业。下辖的陈池、回龙、曲山、邓家、营业总部5个网点全部集中合署办公。将擂鼓信用社等11个网点设置在相邻的安县联社院内,将桂溪、通口信用社等5个网点分别设在邻近的江油武都信用社合署营业。同时,绵阳办事处调运了计算机等办公设备,省联社为其调剂了1000万元资金,及时恢复营业,为灾区群众提供存款、取款和挂失业务服务。从5月22日至6月16日的第一时间,仅北川联社营业部就为灾民办理存款金额达211万元;办理取款489笔,金额258万元;为客户查询2738笔,金额2352万元;为客户挂失2122笔,金额1499万元,及时为客户解决了暂住理财的不便,给予了灾民心里的安慰,维护了社会稳定。


    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北川联社积极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向全县群众发出慰问信并作出承诺:对灾后重建中的资金缺口将竭力支持,对农户永久性住房贷款按人民银行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利率优惠政策执行。在具体行动上,北川联社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更是跑步前进,行动快速。联社新班子及时召开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会议,明确了六项工作重点、五项工作目标和42条可操作措施。组织信贷员深入辖内各乡镇村组,开展灾后重建信贷资金需求调查,调查客户29872户,资金需求8.5亿元,其中农户27105户,个体工商户2767户,金额7亿元;中小企业97户,金额1.5亿元。为有效化解受灾群众贷款“瓶颈”,联社与政府协商建立灾后重建风险补偿机制,由政府出资1亿元成立了禹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联社开立重建家园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专户,为灾后农户建设永久性住房贷款提供担保。信贷人员发扬“背包银行”精神,送贷上门。对农户永久性住房贷款现场集中授信,简化贷款手续和审批环节,农户只需凭户主身份证、私章和信用证即可办理。联社支持中小企业更是采取“抢、挖、留“战略,严格执行人民银行、银监委发出的对灾区的“四不”政策,实行“放水养鱼“和”雪中送炭“。到2009年4月末,全县信用社累计发放永久性住房建设贷款11863户,金额41517万元,占当地金融机构该类贷款的90%。发放企业恢复生产贷款43户,累计投放贷款13760万元。


    最大的动作:高举发展大旗  立志负重自强


    灾难已经过去,他们开启未来。


    要发展,必须立足实际,吃透县情,“打封闭针”,让产业封闭、百毒不侵。经认真调查研究、咨询,充分征求北川各级领导的意见建议,北川联社明确以生态农业、大理石、茶叶、水泥建材、生态旅游、水电和重建信贷需求(建筑、交通、土地储备、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性产业为重点,抓龙头,拓市场,带全局。联社成立了市场营销部,由副主任兼经理,对重点客户跟踪服务、上门营销,对接公关。为抓发展,他们马不停蹄地举行“邀请赛”。邀请县内13家石材开采、加工企业召开石材产业座谈会,面对面实话实说,为企业谋发展。11家石材企业在信用社开立基本账户,发放贷款5700万元,现有存款2000多万元;邀请县内9家茶叶生产企业和县政府分管领导及涉农部门负责人召开春茶收购资金需求座谈会,共同研究解决了春茶收购资金解决办法。为5家茶厂发放贷款830万元;在办事处组织下,邀请全县140位企业负责人和项目业主,举办服务三农、灾后重建、拉动内需项目融资对接大行动,筛选出优质重建项目25个,对接信贷资金需求37.89亿元。邀请县财办领导和20余位企业家举行迎新年客户座谈会,与交通部门达成共识,支持20余家交通建设中标企业履约保证金贷款,交通局在信用社开立专户,保证资金安全,已收履约保证金贷款申请80万元,可望增加贷款、存款各9000万元以上。


    如今,一个全新的北川联社在废墟中崛起,北川信合的旗帜正在羌乡大地上高高飘扬!(蒲天国)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