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148万人口的绵阳市三台县,是我省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也是我省首批27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2009年,三台县委、县政府提出,以“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为主线,把加快发展作为主基调,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把扩大投资作为主渠道,力争全年在重大项目的建设、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环境的改善、民生工程的实施等五大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奋力推进三台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跨越。
在项目引进上,我们将抓住产业转移的趋势,结合四大支柱产业,引进一批关联企业,力争形成“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投产一批、做大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灾后,三台共收集整理重建项目3561个,总投资448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250余个。新渡口大桥、凯江防洪堤、梓州国际公寓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将加快推进。全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增长110%以上。同时,在保障措施上,我们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项目建设梯次开发、有序跟进的良性循环;将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和政务服务,继续实行“领导包抓、督查协调、监管问责、目标考核”等项目建设制度,强化行政效能建设,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推行项目跟踪和全程代办制度,做到项目“无缝对接、零耽误”,努力形成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合力。全力在优化经济结构上实现重大突破。
今年我们将采取四大措施,努力在优化经济结构上实现重大突破。
第一,打造产业园区新面貌,开创工业发展新局面。加快三台工业园及芦溪工业发展集中区路、管、网、排污、厂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迅速提升园区发展档次,打造更具承载力的工业发展平台。力争全年入驻产业园区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不少于10 个。努力做强“四大支柱产业”,继续推进“工业百亿”工程,加快推进“纺织丝绸、食品加工、能源化工、机械加工”支柱产业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43亿元,增长30%。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总数突破100户;确保新增年产值过亿元企业4户以上,总数超过20户。
第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丘区农业强县。强化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做到“项目打捆安排、资金集中使用,技术集成配套”,依托现代农业投资公司平台,采取财政资金“以拨改投”,放大使用效益。组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搭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年粮食总产突破80万吨。加快建设畜牧强县,力争全年全县出栏生猪202万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在“突出特色、打造亮点”上狠下功夫,精心打造“米枣产业带、万亩麦冬立体农业示范带、名优水果产业带、优质蔬菜产业带”四大特色产业带,培育一批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三台造”特色农副产品。
第三,着力扩大消费,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抓好旅游业恢复建设,加快古郪国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云台观景区年内将以新的形象对外开放。着力打造梓锦新城、梓州国际商业中心等黄金商业圈。力争梓州杜甫草堂成功争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加快凤凰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开发乡村旅游、特色旅游,包装、推介特色餐饮,精心打造特色餐饮品牌。优化环境,突出抓好全民创业,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掀起全民创业热潮,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力争年内新增个体工商户850户、民营企业200户以上,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7.5%,占GDP比重54%以上。
第四,深化开放合作,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整合招商引资力量,创新招商方式,重点引进一批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带动效应强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引进县以外到位内资25.5亿元,增长28%;引进到位外资750万美元,增长7.1%。并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做大做强宏达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强化银政企交流合作,加强项目信息沟通,确保各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实现重大突破。同时,包装推出一批收益好的经营性项目,吸引社会投资者积极参与建设。大力发展以村级资金互助社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并创造条件筹办村镇银行,为回乡创业提供融资服务。
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民生为指向,把真情为民作为一项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切切实实地把民生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兑现在群众的满意上。具体措施包括:今年5月11日前完成农房重建,11月底前完成城镇居民住房重建。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提升惠民帮扶实效,带着感情与责任,下大力气解决好城乡群众就业、就医、行路、饮水、住房等实际问题;解决好留守老人、儿童的生产、生活、教育问题。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巩固提升“普九”成果,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着力打造教育强县。抓好震损卫生院和村卫生站、敬老院、福利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的规划重建。深化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加快恢复震损的文化娱乐场所,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特别是针对三台是农业大县的实情,我们将积极扩大就业再就业,在科学有序地引导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积极参与本地灾后重建的同时,确保全年向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持在35万人左右,其中组织化输出17.5万人以上,力争劳务创收25亿元以上。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