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是极重灾区之一,安县财政局20余名干部职工在地震中不同程度受伤,办公大楼严重受损成为了危房,电脑、文件柜、办公桌椅等设备损毁80%以上,全局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在这巨大的灾难面前,安县财政局全体干部职工英勇无畏,奋力投身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英雄赞歌。
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大地不停震荡,房屋等建筑物在漫空飘扬的尘烟中相继歪斜、倒塌。安县财政局办公大楼也显得脆弱不堪,墙体裂缝、倒塌,……正在办公室上班的40余名干部职工,在紧急撤离的过程中有20余人被跨落的砖块、混泥土块、天花板等砸伤或跌伤。“5.12”地震后10分钟,局党组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德元同志作出战前指示:“从现在起,我们没有上下班、没有节假日,我们有的只能是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千方百计做好本职工作!”当晚21时30分,在刚成立的县“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将抗震救灾物资的收发和分配任务郑重地交给了财政局。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德元同志庄严地承诺:“我们坚决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不辱使命!”23时40分,局党组召开会议迅速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德元同志任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设立了五个工作组,资金调拨组负责资金拨付、接收捐款,物资装卸组负责救灾物资的装卸,物资分发组负责救灾物资的分发,物资统管组负责救灾物资的统计、保管,后勤保障组负责职工生活、后勤保障、灾情上报、接待。指挥长邓德元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要以这次全员抗震救灾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机关党建、干部素质教育、作风整顿和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由于地震灾后急需的水、食品、药品、帐篷、雨具等紧缺,12日晚23时50分,财政局迅即派出三路人马远赴绵阳、三台、成都等地去采购抗灾所需的物资设备。
13日凌晨3时,第一队人马采购的帐篷、矿泉水、饼干等食品运回来了。
13日凌晨6时,第二队人马采购的方便面、彩条布、塑料薄膜等物资运回来了。
13日凌晨7时,第三队人马采购的发电机、雨衣、雨伞等物资运回来了。
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做表率
5月13日,一夜未合眼的局领导班子部分深入乡镇、村组、企业、学校检查灾情,部分参加救灾物资装卸、发放。晚上,他们又接着分析汇总各地灾情,研究制定救灾资金调拨和救灾物资装卸、发放及管理的具体措施、方案,指挥并参与救灾物资装卸、发放,直到翌日凌晨4时才休息。5月14日6时10分,局领导班子、党总支成员全体出动参加卸存救灾物资……在5月12日至6月2日这21天里,局领导班子成员平均每天只睡了两三个小时的觉。局长邓德元同志不仅是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还是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他每天不是坚守在救灾物资储备站参与救灾物资的装卸、分发,就是坐在用彩条布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调度资金、处理政务,或者深入重灾乡镇和企业了解灾情,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县上领导决策作参谋,还要到联系村了解灾情,解决受灾群众生产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副局长齐桂芳同志,地震后每天的工作量相当于过去平常的三倍以上,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救灾资金的调度、捐赠款的接收以及上传下达等后勤保障工作中。副局长金志荣,于功春,纪检组长谌晓红,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凌等同志都身先士卒勇于奉献,其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只要不倒下,就要坚守岗位
在“5.12”地震后的21天里,局机关每天有40余人参与救灾物资的装卸收发工作,每个同志都是早上六、七点起床,要顶着烈日或冒雨把送物资的最后一辆车和来运物资的最后一辆车都送走,直到午夜过后才休息,有时在凌晨几点睡得正香的时候都要起床装卸货物。
局财法股股长袁红年近50岁,身体一直不好,但她天天咬着牙坚持装卸、分发救灾物资,每天跟年轻人一同作息。财政收付与核算中心干部柳春兰在“5.12”地震时,背部被屋顶垮下的硬物擦伤,她未告诉任何人。局领导强行让人把她送去医治,并嘱她要好好休息,她第三天就瞒着医生,带着药“逃”回局里,继续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局社保股陈鹏刚满20岁的弟弟被地震无情地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他把悲痛埋在心底,不让自己有空隙的时间伤心。职工刘贵华在婆母身患绝症,医院已下了病危通知书的情况下,因忙于救灾物资的分发而一直不能回家,只好让尚未成年的儿子去守护病床上的婆母。直到6月3日婆母去世时,才请了假回去料理后事。5月14日下午,局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副主任梁勇请了半天事假到绵竹汉旺送因地震而遇难已经两天的姐姐,当晚他便赶回了局里,放下东西便投入到装卸救灾物资的行列中。驾驶员黄昌泉带着儿子参加救灾物资的装卸、分发,从未中断,成为安县抗震救灾物资装卸分发战场上的一对“父子兵”……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