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绵阳市涪城区农村信用社作为省联社打造核心竞争力试点单位,自实施打造核心竞争力工作以来,效果初步显现,员工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的积极性高涨,各项业务稳健快速发展。本文有理论有数据值得一读。
涪城区联社自今年6月份实施改革以来,业务增长迅猛,三个月的业务量是上年全年增长量。截至9月末,各项存款、贷款、利润分别达到27亿元、19亿元和739万元,分别比年初净增7.9亿元、4.1亿元和55万元,比方案实施前(6月末)净增3.8亿元、3.1亿元和375万元。
管理体制变革是激活员工原动力的核心
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对过去不适应的组织架构进行变革,按照适应市场需要的原则,建立了“两会一层,前、中、后台”组织构架。一是把重心放在前台,在岗402人有328人分配在前台;对前台营销费用预先列支,车辆优先配置。二是中台为前台提供政策支持,负责风险控制及管理,发出做得与做不得的信息,并规定中台办理情况的工作时限,规定时间内办不完业务,扣减积分,使其绩效受损。三是后台作为后勤保障,确保前台、中台工作中的物质保障。四是联社领导班子中,理事长掌管全面工作,对班子实行授权经营;监事长负责监管和后台管理;主任既管中台,又分管两个副主任所管理的前台;两个副主任对前台一分为二,直管到分社,大大缩短了决策半径,提高了工作效率。
过这种格局,把前台、中台从繁琐的事务当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地去经营管理,过去完成任务讲条件,讲困难,现在是主动领任务,讲营销,讲市场,讲攻关后的成就感。多做业务多挣钱,“挣薪酬”的理念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大大激发了全员工作积极性。
管理制度的变革是激活员工原动力的关键
涪城区联社打造核心竞争力工作,克服了过去一个制度考核到底,制度僵化的弊病,配套出台了35个制度作支撑。根据市场特点,把业务网点划分为综合业务、专业化、农业三类机构,考核时区别不同类型,按照不同权重进行考核。比如基层信用社长于那一项,考核权重就偏重那一项,让信用社集中力量去攻克那个项目。对薪酬则根据考核的权重来配置,领的任务多,得的薪酬就多,“领任务就等于领钱”。从三个月来的考核结果看,月最低薪酬3000元,月最高薪酬1万元。
服务功能的拓展是激活业务发展的源泉
涪城区地处绵阳市腹心地段,而该区农村信用社过去经营传统,产品单一,不适应市场的发展。该区打造核心竞争力后,健全了服务功能,先后开办了汽车按揭、票据贴现,参与融资市场,代卖保险,代收代付等业务。过去客户从信用社取存款去买保险,现在客户想买保险可直接在信用社买,在方便客户的同时,信用社还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信用社并且对中间业务实行现买单制,8月份仅代理新华人寿“新红A、C”两个险种,金额达257万元,实现手续费收入8.2万元,职工按50%的比例分得4.1万元报酬。凝祥寺分社中间业务人均报酬3000元,个别还高达5000元。新的业务拓展让员工有看头,有想头,有奔头。员工等待、观望的现象没有了,可喜的是休息日都成了员工自发走访客户的最佳时候。
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促进业务发展的有效途径
涪城区联社打造核心竞争力,改变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寻找自己的舞台,释放自己的能量,体现自己的价值。该区实施打造核心竞争了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一是组织资金创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三个季度的净增是过去4年净增总和,实施改革后各项存款净增3.8亿元,占净增总额的47.5%。业务拓展部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登门拜访区级单位11个,拜访人员达100多人,营销蜀信卡10746张,卡业务交易量7.7亿元,组织存款余额达1.07亿元。全区共营销售蜀信卡2.9万张,发行总量居全市第一。二是资金营运意识加强。资金营运部搭建融资平台,让资金发挥其更大的效益。首先整顿和归结了信用社开户问题。其次是营业网点实行现金库存限额核定。撤销开户和库存限额回流资金达5000万元,初步估算,对回流资金融资,日收益比过去多收入30万元。同时,积极参与同行业间的融资活动,两个多月时间,营运资金总额达12.8亿元,实现利润67.6万元。三是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公司部狠抓大客户的营销工作。通过调查13户贷款项目后,已投放8户,贷款金额4000万元,进一步拓展了信贷市场。四是不良贷款清收盘活效果明显。不良贷款经营部具体管理盘活全区呆滞公司类(四级分类)和个户50万元以上的不良贷款共计2.08亿元,以及抵债资产1.52亿元,采取跟踪追收的办法,已收回不良贷款863万元。五是成本效益观念加强。过去全区有汽车53辆仍不够用,自打造核心竞争力后减少车辆14辆。各信用社都围绕减少成本、增加绩效算账,铺张浪费现象已不复存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