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躬耕细作务“三农” 倾情服务见成效——三台农行农户小额贷款营销取得突破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8-24  发稿编辑:

    自7月初,省分行农户小额贷款管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正式出台后,三台农行作为全省农户小额贷款试点行之一,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在充分总结前期“三农”试点经验基础上,以“金穗惠农卡”为载体,首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送小额农贷下乡”专项营销活动,大力拓展农村个人业务资产市场份额,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了有效地开展农户小额贷款营销工作,支行党委抢先抓早,主动出击。一是抓宣传动员。先后召开了党委扩大会、网点负责人会,传达贯彻市分行会议精神,深刻剖析做好县域“三农”金融服务,拓展蓝海市场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讨论了营销活动方案,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全面安排布置“小额农贷下乡”活动。二是抓组织领导。迅速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分管副行长为副组长,信贷前后台、科技、计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户小额贷款营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和部门职责。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景光辉同志亲自督战,提出了“全行行动,全员营销,不完成任务,决不收兵!”的动员要求。三是抓责任营销。小额农户贷款营销实行四个营销责任制即:行领导“划片包干”制,机关部室挂钩责任制,所、部主任负责制,营销进度问责制,确保了营销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多措并举,倾力营销。一是全面走访,了解需求。7月中旬,由行领导带队率领机关中层干部、客户经理、网点负责人共计30余人组成5个营销小分队分赴县内12个重点集镇开展为期10天的金融需求普查。期间,各营销小分队翻山越岭,进村入户,足迹遍布辖内各类种养殖小区、特色蔬菜、水果加工厂、农资化肥饲料销售站、农户集中的村社聚居地,现场走访调查农户800余户,了解金融需求,优选客户,建立营销目录。二是送贷上门。针对目前有贷款需求,符合准入条件的农户立即开展贷前调查,现场收集基础资料,填写申请表、签订合同。各营销小组携带复印机上门服务,方便农户复印各类资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赢得了农户好评。三是提高审批效率。由于农户小额贷款户数多、额度小,工作量大,为了加快投放进度,全行员工充分发扬“5+2、白+黑”精神,白天走村入户搞调查,晚上集中精力抓审批。支行统一调度,组织信贷前后人员成立了CMS系统录入组、审查审批组,CMS系统贷款发放组,同时积极与省分行相关部门衔接,延长了CMS系统和ABIS系统关闭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农户贷款试发效率。机关各部室和各网点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流水作业,全力推进小额农贷营销工作。

    规范操作,防范风险。一是加强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一方面组织各网点负责人集中学习了《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及相关的制度、规定,逐条弄懂吃透,并多次向前期已取得小额农贷试点成功的简阳支行同行虚心请教开展交流和探讨。另一方面抽调业务能力较强的客户经理到基层各网点开展“传、帮、带”辅导活动,快速提高一线业务人员的操作技能。二是加强指导,规范操作。支行信贷部门根据省分行《农户小额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简化办贷手续,梳理编写了“农户小额贷款必备资料清单”、“调查报告格式”、“农户小额贷款申请表等资料分发到各网点,并现场指导业务操作流程。三是加强管理,防范风范。支行在农户小额贷款发放上,始终坚持服务、管理并举,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把农户目标市场定位在网点管理半径内,把客户经理对农户贷款的管理规模、户数定格在能力范围内。支行与相关责任人签订了“农户小额贷款‘三包一挂’责任书”,切实有效防范贷款风险,确保农户小额贷款健康稳步发展。

     截止7月末,短短20余天,累计营销金穗惠农卡2510张,并以惠农卡为载体发放农户小额贷款204户,金额533.6万元。小额农贷业务在辖内14个网点覆盖区域实现了突破。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