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区确保灾后重建建材价格稳定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7-28 发稿编辑:
5.12特大地震使游仙区死亡80人,失踪16人,受伤482人,城乡房屋损毁10.5万余户,面积1477.4万m2,直接经济损失182.4亿元,是全市除北川、平武、安县、江油外最重的灾区。
6月8日至12日,局长杨小荣同志亲自带队,三名党组成员分成三个组,分别带领相关人员,组成三个专题调研巡查组,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走访等形式,对游仙区域内60余家建材企业的基本情况,受损情况,恢复生产情况,库存情况,生产成本,煤炭、钢材、水泥、砂石等进价,震前震后销售价格水平进行了调查,初步建立了建材企业原材料进价及销售价格台帐,为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奠定了基础。
6月15日至18日,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侧重调查了建材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成本监审,为准确制定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奠定了基础。
7月11日,又深入到7个砖厂,对涉及砖厂生产经营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调研报告,将于7月16日由区政府召开研讨会,由相关部门提出如何从规费的“减、免、缓”上对砖厂进行支持,如何为砖厂的做大做强献计出力,在此基础上,由区政府出台相关文件。
为了规范灾后农房重建的收费和建材价格行为,游仙区物价局已草拟并建议,即将由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收费和价格监管的通知》,通知中将明确涉及农民建房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农民建房所需建材的价格管理政策以及要求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村社不得搭车收费,协会学会不得变相收费,不得收取押金、保证金、赞助金等,为降低农房重建成本,减轻灾民负担,加快重建进度提供了有力的价格收费政策支撑。
游仙区有60余家建材企业,建材价格监管面宽量大,仅靠区物价局18名干部要做到对区内建材市场价格行情及未来走势的准确把握是很困难的,为此,区物价局于6月18日开始推行灾后重建建筑材料价格监管制度,聘请建材价格观察员60名。聘请22名乡镇企业办主任为建材价格观察员,确定13户建材企业为价格监测点、采价点;确定25户重建农户为建材价格的观察员。观察员、监测点和采价点的职责是当好建材价格法律法规和价格政策的“宣传员”,价格行情和走势的“监测员”,落实价格干预措施的“监督员”。(绵阳市游仙区物价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