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责任与奉献的丰碑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7-07 发稿编辑:
铸就责任与奉献的丰碑
——梓潼县财政局全力抗震救灾纪实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里氏8.0级地震,梓潼县财政局办公楼严重受损已成危房,干部职工个人和局机关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
灾情就是命令
5月12日下午3点,强震刚过,余震不断。当大地还在颤抖、许多人还处于惊恐之中时。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永海明确要求:“从现在起,马上进入应急状态,全体职工没有上下班、没有节假日,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并在第一时间迅速成立了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机关干部职工及家属的疏散撤离、应急情况处理和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组建了抗震救灾抢险救援队,设立值班电话,局领导两班倒带班,干部职工轮流值班,实行24小时工作制度。立即启动财政应急方案,成立了县财政局抗震救灾资金管理工作组,下设资金筹集调拨组、监督管理组和综合协调组。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受灾群众的苦难,财政干部职工感同身受。立即开通了救灾资金拨付的“绿色通道”。5月13日早晨8点,在通讯中断、银行还未恢复营业的情况下,及时筹集资金60万元,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在当日送到了全县32个乡镇。全局干部职工加班加点,一方面做好资金筹措工作,与县信用社、县商业银行等部门协调沟通,提取备用金供应急使用,甚至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向职工个人借款,千方百计保障抗震救灾资金;一方面打破常规,抗震救灾资金坚持随到随办、当天办结,确保了抗震救灾资金以最快速度拨付到位。截止6月26日,已安排拨付抗震救灾资金100多笔次6000余万元,为全县灾民吃饭、饮水、住宿和疫情防范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管好用好每一笔救命的钱物
大难时刻,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使用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灾区群众的生死和发展。为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管理,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他们转发了中央、省、市有关管理文件,出台了《梓潼县财政局关于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梓潼县财政局关于对乡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开展监督检查的通知》,组织召开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管理工作紧急会,对抗震救灾款物建账核算等进行了指导培训,对资金物资的接收、分配、使用、发放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同时,全面推行抗震救灾款物公示公开制度,并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按股室分成9个组,分赴32个乡镇,指导督促乡镇财政所建立救灾资金物资管理台账,严格实行专账核算、专户存储、专人管理,并采取查看资料、账务与走村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接收、分配、使用、发放及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把抗震救灾资金用在灾情最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坚强班子带出了坚强集体
危难时刻,方显本色。该局党组发出号召:“一个领导干部就是一根标杆,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求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必须恪尽职守,以身作则。
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永海经常是白天坚守在县抗震救灾第一线,晚上召集相关同志开会研究部署抗震救灾资金的筹集调拨和监督管理工作,局防震值班棚、会议室、收付中心大厅,处处留下了他与同志们一道挑灯夜战不知疲惫的身影。他时刻惦记职工的安全与生活,安排干部探望了机关离退休同志,购买了方便面、矿泉水、雨衣、帐篷和药品等救灾物资,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一个月来,他身先士卒,殚精竭虑,充分发挥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
副局长熊英所负责的工作件件高标准、高效率。副局长赵云跑后勤服务、抓机关管理、落实工作督察督办,事事忙得不亦乐乎……
在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动下,该局干部职工虽自身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仍主动伸援手献爱心。局机关干部职工捐赠现金5000多元,捐献棉被和床单72套、衣物200余件,党员交纳“特殊党费”5600多元,积极帮助重灾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光荣的梓潼县财政人,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呕心沥血,顶风雨、冒烈日,全力以赴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生财政”的精神实质。他们用忠诚、汗水和爱心,在震后的家园,在老百姓的心里,铸就了一座责任与奉献的丰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