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史无前例的8级地震,给绵阳市农村信用社造成惨重损失。不完全统计,辖内农村信用3375名员工中死亡9人,44人失踪,员工家属及亲友死亡和下落不明者数百人,其中北川县联社的领导班子和机关中层干部全部遇难或失踪。全辖478个网点90%为危房,预计经济损失达57亿多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他,不愧是绵阳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党委最坚强有力的“火车头”。
面对山崩地裂,李发继心急如焚,最牵挂的是辖区信用社员工和集体财产的安全。他冒着生命危险,亲赴重灾区一线,勇担责任,忠实履职。
在地震发生当天就抗震救灾工作紧急部署后,13日一早,他便冒雨赶赴北川。面对通讯中断、道路阻断、余震不断、飞沙滚石等艰难险阻,他在灾害发生后的36小时之内,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两进北川、两进安县信用社重灾区。在第一时间内,他在从安县往北川的沿途,看到的情景惨不忍睹:随处可见垮塌的房屋、滚落的山石、砸毁的汽车、断裂的公路和逃难的灾民……更令他触目惊心、扼腕揪心的是,北川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北川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北川县信用联社办公大楼也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浩劫中轰然坍塌,北川县联社40多个员工、数十名员工家属被埋,640多万元现金被埋……他在初步掌握灾情的基础上果断决策,要求信用社以人为本先抢救职工生命,再尽量保证集体财产安全。每到一个重灾信用社,在慰问安抚职工及家属后,及时向地方党政及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灾情,请求地方及部队支援。
14日一早,李发继赶到市抗震救灾北川现场指挥部,向主持市政府工作的市委常委、副市长、北川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左代富汇报全市农村信用社抗震救灾和自救工作,并就北川联社救助情况和当前尚有小坝、片口和泗耳三个信用分社音讯全无,人员、营业资金和大量重要空白凭证状况不明,北川联社的禹里、白坭、都坝、白什、青片、坝底等6个营业网点28名被困员工及家属和370万元营业资金急待救援等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为办事处争取政府支持,开展抗震救灾赢得了主动。
令李发继心里更为着急的是平武县农村信用社由于交通、通讯中断一直联系不上。想到更多的职工生命安全、集体的财产安全,大家急盼组织的到来……他决心尽快赶到平武南坝信用社。5月14日,他看了北川县桂溪、陈家坝、通口信用社的受灾情况后,15日徒步从903军工厂绕小路前行,仅100多公里的路程,就花了一整天时间,终于赶到被夷为平地的南坝信用社,南坝信用社除一人生还外,7名员工全被掩埋,场面惨不忍睹。使他唯一感到欣慰的是,终于将食品、水、帐篷、药品等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也增强了大家克服困难和战胜灾害的勇气和信心。
面对严峻灾情,李发继镇定自若,发挥多年担任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所积累的组织领导经验,他无时无刻心系灾区信用社员工,靠前指挥,果断决策。
灾情就是命令。12日下午在地震发生后,李发继迅即作出反应,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紧急部署。
通过他有力指挥,多方联系,请求进驻北川重灾区的解放军第二炮兵师和武警江苏消防总队把北川联社机关楼作为抢救的重点,并配合部队官兵一道认真勘察解救现场,提出解救方案。正是由于他冒着巨大的危险,亲赴灾区和地方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展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协调工作,为农村信用社抢险赢得了更多的救援力量,最后在北川联社废墟,成功搜救4人,挖出遇难者遗体11具,挖掘抢救出北川联社库款640万元。安县、江油、平武等重灾区信用社的抗震救灾工作也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着。
面对灾后重建,李发继信心百倍,彰显无私奉献、服务“三农”的信合之魂,为了满足灾区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他指挥重建,强力协调。
平武县平通信用社受灾员工杜晓斌感慨地说:“这次灾害给我们的生命安全和家庭财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损害和威胁,如果没有党组织,没有党的关怀,我们真的活不下去了,有了党组织,我们就有了家。”
一切为了受灾群众。在统筹做好受灾农村信用社资产抢险工作的同时,李发继把抢救受伤职工和安置幸存者及其家属为一项重要工作。他动情地说:“安置好员工不仅仅是体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更是体现农村信用社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理念。”在江油903医院,当李发继看到平武南坝信用社唯一幸存的信用社主任陶宗军,因医治需要转院到成都时,他现场要求江油联社哪怕是用运钞车,也要把陶宗军转往成都抢救,陶宗军虽然截肢了,但还是挽救了南坝信用社唯一的生命。他率领党员干部先后深入北川、平武、安县、江油等9个县市区受灾最重的88个营业网点,察看灾情,看望慰问员工及家属800余人,现场转移安置信合员工及家属400余人,组织起嫂子服务队,负责安置人员的生活。他还及时为灾区信用社送去了大批急需的救援物资,将组织的关怀第一时间送达受灾员工和家属。对各地送来的救灾物资,他要求物资不在办事处过夜,马上送到一线信用社员工手中,将党组织的温暖在第一时间送到员工的心中。
一切为了服务灾区群众。李发继随时把服务“三农”作为信用社的生存之本,尽管信用社损失惨重,但是其服务职能不能停。他深深知道,成千上万的受灾群众迫切需要金融服务,在此关键时刻,恢复营业尤为迫切。
他响亮地提出,“山跨房垮绵阳信合不垮,水停电停服务‘三农’不停!”他的豪迈口号,让心悸颤栗的信合人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勇气,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克服困难和战胜灾难的希望,树立了在废墟上重建信合家园的坚强决心。为了确保及时开业,他通过现场会议协调,在涪城、游仙、江油、安县等信用联社借人员、借资金、借场地、借网络的“四借办法”,千方百计恢复营业,在很短的时间内,搭建“帐篷银行”,恢复营业网点30个,及时解决了北川等安置灾民的金融需求,为受灾群众办理查询、挂失和存取款等业务。为尽快恢复平武县城信用社营业,他又协调市公安局,通过武装押运,绕道几百公里,将2000万元资金安全送至平武,解了平武县城老百姓灾后资金需求的燃眉之急。在恢复营业工作中,为了集体的利益、财产和共同的事业,他一个党委书记,一个对绵阳农村信用社有着深厚感情的第一负责人,面对责任,选择了无私和勇敢;面对灾害,选择了坚韧和自强;面对困难,选择了团结和拼搏。
通过李发继坚强有力的组织,带领全系统彰显了农村信用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面对灾害决不妥协、情系“三农”决不放弃的“信合之魂”。迄今为止,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未发现一起新发案件,储户存款和灾区员工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当前,李发继正带领着绵阳办事处党委一班人,号召农村信用社党员干部正转移工作重心,发扬四川抗震精神和震不垮的信合精神,组织全市农村信用社鼓足干劲,树立必胜信心,重建美好的信合家园。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