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大亚湾碧海蓝天,热情似火。7月21日至25日,全国第八届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教育行走)在惠州大亚湾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400多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齐聚大亚湾,参加了一年一度的盛会,绵阳市涪城区谢首勇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绵阳九中孙红梅老师参加了此次盛会。
本次教育行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行走前30天的预热分享,有与会老师自导自演、即兴发挥破的冰晚会和大亚湾之夜歌舞晚会,有名校长教育大咖的专题讲座,还有访谈、分享、论坛、沙龙、以及行走发起人张文质和谢云老师至始至终的分享和点评……
这次行走留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动。比如特邀嘉宾的分享:《生命化教育30年》(张文质 )、吴希福《 改命校长和岩屋村》、“笑长”李玲的《量子管理学校的实验探索》、唐晓勇校长在《数字儿童应该如何学习?》、陈春华的《从106封学生的回信说起——生命化阅读行思路》(陈春华)、蓝淑荣的《这三年我遇到的几个孩子》,还有王学斌、孙明霞、王绪溢、蔡如明、黄胜利、张延银......他们的分享让我们看到教育人以自身为光,营造教育春天的痴情和执着。有梦想的青年教师对真教育的追寻以及致力教育公平的大爱和热忱。身处偏远乡村校长爱的坚守。有真才实学的老师精神自由和幸福。他们共同用有质的语言传递有智的声音。同时,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最前沿最民主的管理模式。又让我们看到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教育的巨大差距。大咖们们从行走到奔跑到飞翔的过程还让我们看到读写和反思的重要性。
教育行走还针对教师们教学中的困惑组织了十几场论坛,比如《打造幸福班级,成就幸福人生》,《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力》,《从平凡到卓越,一线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作业系统信息技术的最后一公里》,《如何通过共读形成家校共育合力》,《作文教学求真论坛》......论坛引起的思考让这次行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孙红梅老师参加了第29场预热分享活动、陈志红的读书沙龙和部分文艺表演活动,并被邀请参与了《作文教学求真论坛》,在论坛上,老师们纷纷吐槽作文教学中的困惑:学生缺乏表达的欲望,作文瞎编造假话、空话连篇。或者看起来辞藻华丽实则空洞无物、思想贫乏。
孙红梅老师分享了谢首勇名师工作室的公众号“语文长河”和工作室经历的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几个阶段以及谢首勇老师的《体察式作文教学之我见》。体察式作文教学四个原则是:1.活动性原则。2.所设置的活动成为写作对象的原则。3.所描绘的情景与心中的体验相结合的原则。4.高度重视细节的原则。
孙老师进一步分享了老师们精心设计活动营造写作情景的一些具体做法:黄红英老师把烧饼带进课堂,让作文课有滋有味;谢丽诗老师把气球带进课堂,让孩子们重温童真童趣;周利波老师把音乐带进课堂,让作文课有声有情;黄丽老师把游戏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挑战中感悟人生。
孙红梅又向与会老师展示了工作室千锤百炼,反复打磨的重点课例。比如:谢首勇老师老师的《我是谁》,多次在市上区上参加公开课展示的胡玲凤老师的《摸盲盒》,在绵阳电视台和线上分享谢旖老师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在线上,区上公开课上的展示课如周利波老师的《美妙的音乐之旅》黄猛老师的《最美是你》,王雅丹老师的《就是要夸你》,孙红梅老师的人物观察作文《写“活”故事中的他》……。
最后,孙红梅老师分享了工作室文学社将教学设计、学生作文和课后反思汇编成册的过程和工作室的几次文学沙龙活动。
与会老师对体察式作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过来分享资料、索要课件、分享公众号。他们肯定了体察式作文激发写作兴趣,引领学生求知求真的价值。他们认为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但绵阳涪城的老师,却迎难而上,勇敢地进行大胆的探索尝试,推出了这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实在令人钦佩。得知我们有出书打算,又热心地提出了一个个打磨建议。首先:要聚焦,其次:整理思路,将教学设计,学生作文和反思按内容分成若干个单元,让整本书思路清晰3.要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让整本书既有真实案例,又有深度,才有可操作性,可以帮到更多的语文教师运用搞好作文教学。
这是一场美丽的心灵之约,试想,全国各地的老师自掏腰包,乘高铁,坐动车,山一程水一程奔赴而来,倘不是怀揣梦想,追光而来又是什么?也许一个人会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合影留念,互加微信,相约探讨。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坚持读写,用行走拓宽视野,用读写重建心灵。做有情怀,有思想,有前瞻性的教师。因为,“老师的视界,就是学生的世界。”( 绵阳市第九中学 孙红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