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建设项目提质增效、城乡教育同质共享、学校特色建设不断提升……绵阳市涪城区实施的教育事业振兴行动计划收获了累累硕果。
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涪城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总目标,全力推动“科教强区”建设,全面推进涪城教育振兴发展,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持续加大投入,推进项目建设,全区教育资源更趋均衡合理,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首批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集团化”办学 城乡教育同质共享
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一直是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涪城作为绵阳主城区,城乡交融的地理位置让城乡教育呈现出“城区生源过分集中,‘大班额’问题突出,乡镇生源流失严重”的巨大反差。为破解这一难题,涪城区采取“名校+新校”“名校+乡校”“名校+弱校”的“1+N”模式,推出“集团化”办学,通过名校引领、共享教育资源,带动农村薄弱学校发展,放大优质龙头学校引领功能,走出一条极具涪城特色的集团化办学路径。
走进杨家小学,远远就听见琅琅的读书声。
“通过与实验小学结对,实验小学的老师常常针对学校的薄弱学科与学校老师交流,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杨家小学校长吉彦霖介绍,结对后,不仅提升学校老师的教育理念,也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方法。
据了解,在推进集团化办学中,涪城紧扣化解基础教育“城挤乡弱”问题,实验小学、安昌路小学、实验中学等城区学校与杨家小学、玉皇小学、杨家中学等乡镇学校结对,并实行城区学校对乡镇学校的带动帮扶,通过管理互融、师资互派、教研互通、学生互动等方式,逐渐缩小城乡学校校际差异。
截至目前,全区现有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7个教育集团领办20所中小学,在校学生2.86万人,占全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55%。通过集团化办学,增加优质学位1.75万个。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9月10日,正值第37个教师节之际,在绵阳市实验中学南河校区内,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涪城区教育事业振兴行动计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落成典礼正在这里举行。随着主席台领导集体推动启动杆,标志着实验中学等教育事业振兴行动计划基础设施建设落成项目正式投入使用。
涪城作为绵阳主城区,目前共有各类学校182所,学生人数共101350人。由于历史上城市建设规划的原因,老城区学校的校园校舍存在面积较小、布局不合理、校舍陈旧、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自2019年启动教育事业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涪城区结合涪城教育资源实际,计划投资约10亿元,实施15个学校建设项目,优化提升办学条件。
绵阳实验中学南河校区教学综合楼改扩建工程便是教育事业振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之一。
“改扩建之后增加学位约800个,完工之后的学校无论是从外在颜值还是内在设施上都有全新的改变。”绵阳实验中学南河校区副校长兰兴华介绍,“我们所有的教室、功能室、体育场馆都是现代化、智能化的,每个教室还配有‘班班通’智慧教学,来满足各学科的教学需求。”
截至目前,绵阳三中、绵阳市金家林幼儿园等新建、改扩建项目已完成,新增校舍1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8500余个。金家林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产教融合实训中心、成绵路小学、青义幼儿园等4个改扩建项目也即将完成。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推动教育事业振兴行动计划中,涪城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涪城通过组建教育研修协作体,建立素质教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建立“三全”育人机制,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无徳不立,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此,在德育教育中,涪城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活动,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德育体系构建、品牌德育活动大作、红旗少先队大队和红旗团委创建、少年宫活动开展等为抓手丰富德育内涵,让良好的道德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目前,涪城区已在成绵路小学等3所学校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校,示范引领全区核心价值观教育。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涪城区在安昌路小学建立涪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并成立“涪城心驿站”,开通心理服务热线,推送心理微课程。
绵阳市警钟街小学党支部副书记王刃介绍,当前的城市小学生,因为家长的升学焦虑,给孩子带来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不断加,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危害。“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室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介入和缓解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普及健康的心理常识,有效提升小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
据了解,目前全区共有40所学校建有心理辅导室,为师生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指导。
“第九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在杨家小学操场上,500余名身穿统一校服的同学们列队整齐,伴随着活力十足的旋律,做起了广播体操。
为增强学生体质,涪城区加强了体育教育,坚持每年举行田径、篮球等7项区级青少年体育赛事,每年区级青少年“三大球”比赛场次达1000场以上,每年派出50余支代表队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青少年体育竞赛,竞赛成绩一直保持全市第一。
在艺术教育中,涪城区将艺术教育纳入中考考核,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作为学校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与此同时,涪城还注重劳动教育,目前,已建成东辰学校、石洞小学、子云小学等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一批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正在不断构建和完善。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