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四川省盐亭中学开展2021年川东研学活动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04-12  发稿编辑:韩春梅

QQ截图20210412161157.jpg

 草长莺飞,又是清明。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4月1日开始,四川省盐亭中学和四川省新华文轩组织了为期4天“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思政教育”研学旅行活动。为了充分发掘四川红色资源,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行走中感受,本次研学活动以开国元勋朱德故居、川陕革命根据地遗迹遗存、华蓥山游击队战斗的地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故居等为载体,带领学生走近革命先辈、走入伟人故里,在实践中学习红色知识,在行走中感受红色精神,以革命先辈的精神鞭策自己,以昂扬向上的态度激励自己,自觉践行新时代接班人的使命与担当。

朱德故里—仪陇。4月1日,一大早,我们奔赴研学之旅的第一站——朱德故居纪念馆,一下车刚迈进纪念馆的大门,就看见朱德高大的铜像耸立在纪念馆前面广场的中央。师生们在铜像广场举行了简朴庄重的开营仪式。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件件古朴的旧物件、一份份详实的文献资料,清晰印刻着朱德同志在川南地区战斗、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参加活动的全体同学或仔细聆听讲解,或驻足品看交流,共同追忆朱德同志投身革命、驰骋疆场、报国为民的光辉历程,切身感受他追求革命理想的执着情怀,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一生的高尚情操。随后,同学们来到国防教育园,了解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与各种军事知识,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人民军队的强大与荣光。

QQ截图20210412161220.jpg

川陕革命根据地。清明时节,追思悠悠。4月2日,师生们来到四川省通江县王坪村寻找红军在川遗迹,感受宝贵红色精神。

车辆行走在纪红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大家都怀着一种崇高的敬意去瞻仰这不是祖宗胜似祖辈的革命先烈。他们是革命的烈士,是民族的英雄,是共和国的脊梁。一个个平凡又崇高的名字,在历史的字里行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王坪红军烈士墓坐落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是全国最大、最早的大型红军烈士陵园,也是全国唯一一座红军为战友修建的陵园。

师生们随即前往铁血丹心广场合影留念。远远望去,矗立在广场中央的主题雕塑——铁血丹心,巍然耸立,气势磅礴,背向红军烈士陵园千秋大道最前端。

解说员的带领下,师生们沿千秋大道拾级而上。千秋大道是陵园贯穿迎宾广场、陵园集墓区、无名烈士纪念园的中轴线的一部分,寓意红军打下的江山千秋永固。全长425米,共9个纪念平台,341步青石板梯步。随后师生们来到英勇烈士墓碑前默哀,献花,寄托哀思,表达敬意。

QQ截图20210412161233.jpg

1934年7月,西北军事革命委员会为纪念为革命牺牲的战友,决定修建烈士陵园和纪念墓碑,由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设计碑体、题写碑名、绘制图案,并请当地著名的石匠镌刻雕琢,同年10月落成。烈士墓碑由碑帽、碑体、碑座组成。全碑建筑通高4.57米,碑帽高0.87米,呈塔状,顶四角微翘;碑身高2.2米,宽0.6米,正中竖刻“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两旁有联,上联为“为工农而牺牲”,下联是“革命的先躯”,横批是“万世光荣”;碑体左右两侧分别镌刻着手枪和步枪实物比例图案;碑座高1.5米,宽1.62米,上面镌刻着斧头、镰刀、五星图案。烈士墓碑前一张石供桌,两侧各安放着一门用石头雕凿的迫击炮。

师生们来到英烈纪念墙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英烈纪念墙位于无名烈士纪念园顶端,总长102米、高5.9米,墙上刻录了有名字记录的7800多名在通江战斗期间牺牲的红军烈士的姓名。这些烈士们来自全国12个省(市)、49个县,军职9人、师职42人、团职152。

记住他们,就是记住历史。我们静静追思、深深缅怀,用默哀致敬先烈,用鲜花寄托哀思,感悟他们身上蕴藏的精神力量。我们从历史的追寻中唤醒记忆,在“对历史的态度、对烈士的认知、对来路的辨识”中思索未来、找到方向,更加懂得什么是“铮铮铁骨”“赤胆忠魂”,什么是责任与使命、奉献与担当。记住他们,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牢记历史才能更好地珍惜当下。在建党百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更加坚信,个人荣辱与国家兴亡是紧密相连的。让我们把这份最深切的纪念记在心间、落到实处,以先辈先烈为镜,时刻警醒自己、勉励自己,更好地传承红色血脉,续写更多荣光!

广安华蓥山。清明时节的华蓥山,空气格外清新、绿树环抱、鸟语花香。同学们在这里体验绿色生态旅游,寻找红岩印记,传承红色基因,养当代青年浩然之气。到达华蓥山后,参游师生在华蓥山英烈巨幅雕像面前揭开本次教育活动的序幕。师生们在双枪老太婆的雕塑下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默哀,齐唱团歌,重温入团誓词,集体朗颂《红岩颂》,齐唱红歌,到户外拓展训练,集体感受“GS”真人射击训练……之后,各班有序地参观了华蓥山游击纪念馆和地质博物馆,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事迹。

邓小平故居——广安。小平故里是师生们此次研学游的最后一站,4月4日上午午9:00,同学们带着沉重的心情,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队旗,来到小平故里铜像前敬献表达崇敬之意的鲜花,并脱帽肃立,集体默哀一分钟,以表达心中那份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缅怀缅怀和崇高敬意。

仪式上同学们听讲解员缅怀了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并号召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随后,同学们来到小平陈列馆前进行了中华经典诵读,以寄托对小平的无限哀思,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无比热爱。之后,有序参观了小平陈列馆,每到一处,同学们都详细地认真聆听小平爷爷的事迹。瞻仰了墙上伟人的照片,橱窗内的历史实物,观看了多媒体播放的影像资料。

QQ截图20210412161247.jpg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红色研学旅行,让同学们见证了革命英烈的英勇无畏,经受了革命精神的洗礼,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亲自感受到新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增长了学生的革命史知识,培养了学生高尚的信仰追求,更激发了他们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先烈,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操,这次红色研学旅行,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协作意识,磨炼了学生们的吃苦不言苦、再累亦不弃的意志品质,收到了接受教育和磨练品质的双重效果。

同学们的内心油然而生的是阵阵的自豪及对每一位为革命奋斗的先烈的无限崇敬,大家纷纷发表感言: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使命;学习先烈们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学习先辈们不怕吃苦、艰苦奋斗、英勇拼搏的精神;努力学习,奋勇拼搏,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中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斗满  陶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