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安全宣传。针对汛期水位高、流速快等特点,在码头、客船和学校利用张贴宣传标语挂图20余幅、发放安全知识小卡片2万余份等形式,开展“六不发航制度”以及“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等安全教育活动,其中开展从业人员集中培训2次,进校园活动1次;建立与气象、国土、市局监控中心等的联系机制,及时获取最新气象、地灾信息,通过微信群、短信等平台提前发布预警信息,今年以来发布紧急天气预报信息20余条。
(2)加大隐患排查。成立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组,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次,加强对石马、松垭、三江库区等10处船舶停靠点以及石马、玉河、红岩库区等7处港口码头的地质灾害排查,做好重点码头、重要航段、重点时段、重要船舶的现场监管,目前已检查船舶停靠点、港口码头20余次,尚未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检查各类船舶45艘,发隐患整改通知书1份,消除安全隐患1处。
(3)落实应急抢险。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完善通讯联络制度,确保发现汛情、水情第一时间通知到水运相关部门;在丰谷、石马、仙海、交通局等处分别设置了4个应急物资储备点,落实救生衣60件,救生圈13个,钢绳、麻绳等抢险物资、机械、设备的储备和调用,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马上响应应急方案,迅速调用应急物资,立即消除安全隐患。(蓝文佳)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