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梓潼县档案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自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梓潼县始终把宣传贯彻《档案法》作为推动依法治县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依法治档,全面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领导,档案工作环境不断改善
梓潼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法》的要求落到实处。一是把档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政府领导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档案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档案工作。2014年,县政府把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为该项工作的开展和推动我县档案馆工作上台阶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逐步健全档案管理网络。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各单位、乡(镇)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落实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建立档案工作机构,落实基本保障经费,为《档案法》的贯彻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三是增加档案事业投入。2010年,在县政府大力支持下,选址于城北新区,用县档案局积极向上争取的“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资金1400余万元修建新档案馆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11年,县财政投入15万元用于灾后重建档案馆基础设备购置、业务培训等; 2012年城北新区3号楼焕然一新的档案馆建成投入使用,县档案局(馆)整体搬入城北集中办公区,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备了良好的硬件环境;2013年,投入经费启动了数字档案馆建设;2014年,县政府分别投入50万元和30万元进行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档案数字化工作。档案库房温湿度调控及监控设备已完成采购安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档案数字化建库项目计划2014年年底完成。
加强法制宣传,全社会档案意识不断增强
为增强社会各界依法保护利用档案的法制意识,县档案局加大了《档案法》的宣传力度。多次举办机关、乡(镇)档案人员培训班,进行《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以“6.9”国际档案日为契机,召开宣传贯彻《档案法》座谈会;通过印发宣传手册、悬挂标语横幅、LED电子屏滚动宣传以及走上街头普及档案知识等多种形式开展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增强了全社会的档案法制意识。
落实依法治档,档案依法监管工作不断推进
一是在县档案局设立政策法规和监督指导股,按《档案法》规定,对我县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依法实行监督和指导,同时,档案行政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全县所有县级单位、乡镇已完成《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修订报批。二是开展档案专项执法检查。以重规范、求实效为要求,依法检查省、市和县各级重大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意见并责令限期整改。三是建立档案年检制度。对乡(镇)和县级单位开展档案工作年度执法检查。通过年检平台,全县机关档案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提升了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水平。
夯实基础建设,档案馆功能发挥不断提高
梓潼县以档案馆“五位一体”建设要求为目标,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拓展档案服务功能为重点,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档案馆馆藏资源进一步丰富。灾后重建的新档案馆库房面积达2000平方米,馆藏案卷档案共计近10.6万卷,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近7万件,照片档案1975张,底图1103张,馆藏资料5580册,包括各县级机关单位、乡镇文书档案和工业普查档案、人口普查档案、土壤普查档案、土地延包档案、纪检人事惩戒档案、“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文昌文化旅游节”重大活动档案等专门档案,同时还珍藏了蔡竹虚、谢汉杰、高兴有、郝挺、张玮等梓潼文化名人的照片及书画真迹。二是档案查阅利用成效显著。仅2014年1-10月,档案馆共接待利用者近1200人次,提供档案资料近3300卷次、200余件次,复制档案资料4300多页,为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为县上领导决策参考,为县级部门编史修志等提供档案依据,充分发挥档案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服务的功能,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重点档案抢救工作步伐加快。抓住国家、省、市进行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补助的机遇,2006年争取经费用于民国档案(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共抢救民国档案1000卷,使一批珍贵档案得到抢救保护和有效提供利用。四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案案卷级电子目录达到10.6万条。对部分婚姻登记等民生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全文数字化纸质档案10.4万页。2014年展开近100万页的民生档案数字化工作。档案网站运行良好,逐步实现从单纯的工作宣传窗口向档案信息服务平台转变。
拓展工作领域,民生档案工作不断深化
大力加强民生领域的档案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强“三农”档案工作。档案馆现有全县第二轮土地延包档案1197卷,林权档案52卷得到妥善安全保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建设。截止2013年,我县已完成玛瑙、东石和文兴三个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创建。2014年,定远乡、二洞乡两个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创建工作也即将接受验收。二是拓宽业务指导范围。在完成文书档案指导工作的同时,加大对社保档案、婚姻档案、灾后重建项目档案、各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以及民营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业务指导力度。三是完成转、改制及破产企业的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全县接收8家转、改制及破产企业的文书档案共计1308卷。
档案工作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和档案工作。”在党中央强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梓潼县将更加深入地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依法治档,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全县档案事业再上新台阶!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