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景新名片,钢笔画绵阳
26日下午,来到位于城区顺河街的市集邮门市前,占去大半个玻璃橱窗的钢笔画展映入了记者眼帘,摆放其中的29幅钢笔画作,精美古朴,让人耳目一新。邓勇说,这是他创作的钢笔画——《画说绵阳》。
记者看到《画说绵阳》,有绵阳的名胜古迹,如外观宏伟的碧水寺、大庙山,还有优美的自然人文风光,如梓潼翠云廊、江油藏王寨、安县千佛山、平武白马姑娘与熊猫、北川吉娜羌寨等。在邓勇笔下,那些飞檐翘角的建筑和山水花草、人物特别精细、清晰。
市集邮部门的负责人王大姐说:“这橱窗里,以前主要是摆放邮票等。现在,按绵阳宣传和旅游部门的要求,我们从8月19日起,开始展览邓勇老师‘画说绵阳’画作。这几天,不少市民在橱窗前停留观看,说这像就像绵阳旅游新名片呢。”市民魏玲说,用钢笔画绵阳的,很别致,很少见哟。
“这几年,我以家乡风貌为模特,创作的写实钢笔画有40多幅。为了丰富画作内涵,我还撰写出有关本地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历史探寻的散文。”今年52岁的邓勇说,2013年,他将这些钢笔画作与文字相结合,以一景一画一文的方式制作出了工艺品《画说绵阳》小屏风第一集,获得2014年度四川省优秀旅游商品铜奖。
异乡打工拾画笔,钢笔画获奖
8月26日下午6点,邓勇从单位回到了家,顾不上喝一口水,就走进书房兼画室里。靠窗的位置有张大桌子,纸和特制钢笔摆在桌上。“用钢笔作画,特别耗时,画云雾时,不能漏一滴墨水,画一幅小画都要用一个月。”邓勇说,这几年来,他每天下班后,基本都坐在这里画画。钢笔作画,一个笔尖只能画半幅画,为此邓勇网购了600个笔尖。
邓勇说,他从小爱看小人书,在江油中学读初中时,最爱临摹《西游记》连环画。邓勇16岁从南山中学高中毕业后,进入国营华丰无线电器材厂工作,再没时间摸画笔了。忙碌艰辛奋斗20多年,邓勇在华丰总厂的生产处总调度、元件厂副厂长、机加分厂长等多个岗位上经受了磨砺,撰写发表了多篇企业管理的论文。但是,面对企业改制带来的富余人员分流,2001年,邓勇也办理停薪留职,到西藏打工时,那里优美独特的风光,让邓勇重拾画笔。
2001年底,邓勇创作的四幅钢笔风景画作品入选拉萨市第四届书法美术摄影展,获优秀奖。初次参展就获好评,大受鼓舞的邓勇买了几本国外的钢笔画教材,每天如饥似渴的学习,经常绘画到天明,技艺日渐提高。2002年,邓勇被聘为西部书画艺术院的高级画师。2003年,邓勇受朋友所邀,到云南丽江打工,期间,他画了大量的云南风景画。2004年,受一个画家朋友的鼓动,邓勇到新疆乌鲁木齐火车站附近,边开餐馆边画新疆风光,正当邓勇画作越来越受欢迎时,停薪留职假期满了。
办画廊式餐馆,成作拍卖画作
2005年,在父亲的劝说下,邓勇回到华丰厂,先在高频厂任调度员、综合管理。现任通讯厂人事劳资兼工会主席。但是,没有了西藏的喇嘛庙、没有了新疆的胡杨树,邓勇不知该画啥。
这时,绵阳画家侯正桂建议邓勇办个人画展。但一个礼拜的画展就要花三万。由于西南科技大学有个城市规划专业,钢笔素描是其基础课,邓勇和妻子到西南科技大学附近开了家餐馆,墙壁上挂满邓勇的钢笔画作品。这个画廊式餐馆开了将近一年,有同学帮邓勇在艺术网站上建博客,有同学帮邓勇注册学习网站,邓勇开始系统的旁听美学原理,中、外美术史,音乐欣赏等高校课程。
2006年,邓勇的三幅作品入选首届全国钢笔画展,成为中国钢笔画联盟的首批会员。其后,邓勇的钢笔画作品《千佛山》、《北川之魂》先后获得第二、三届全国钢笔画展铜奖、银奖。邓勇因此加入了《中国名人名家书画院》等单位,2008年起,邓勇的作品进入拍卖市场,如今已成功拍出了多幅作品。
周末,邓勇总是骑着摩托车到郊县采风,这时,他才发现绵阳是一艺术宝库:地理地貌变化多端、各种美景层出不穷。而且民族众多、文化多样,历史悠久、故事丰富。现在,邓勇每天白天上班,5点半一下班就跑回家绘画到深夜,正专攻家乡题材的精细钢笔画。
(特约记者 田明霞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