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逐步成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科技产业化、推动自主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盐亭县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盐亭”。而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正是提高我县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通过分析目前我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 其发展过程存在不少问题和困境。因此,如何不失时机的积极创造条件,为我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快速发展提供支持,显得愈发的重要。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呈现平稳快速发展势头,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一)基本情况:辖36个乡镇,33个居民委员会,465个村民委员会,幅员面积1648平方千米,全县中小幑企业3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家。
(二)目标任务:《中共绵阳市委办公室 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绵阳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计划及考核办法>的通知》(绵委办发[2013]28号)下达盐亭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目标任务为:2013年应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其中“小巨人”企业5家;2014年应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其中“小巨人”企业7家;2015年应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其中“小巨人”企业8家;2020年应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其中“小巨人”企业12家。经企业申报,县科技局、财政局、工信局、工商局、人行审核推荐,通过县科技局、财政局、经信委、工商局、人行认定批准我县38家中小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完成今年市上目标任务的76%,位居全市第一。
二、主要特点
1、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和质量有所提升。截至2013年7月,全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已达38家,其中,盐亭县新华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通过了四川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全省200家,绵阳市只有5家)。
2、科技型中小企业地位显著提升。2013年,全县中小企业新技术产业产值可实现50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占21.4%;目前有盐亭县新华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和四川金和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正在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可望实现零的突破。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盐亭县汇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国家肉羊体系建设”、“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四川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畜禽育种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奶山羊项目和“秸秆舍饲养羊循环经济”项目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现有一个核心场,32个扩繁场,3000多户重点养殖种羊大户,建设基地1000余亩,总资产2500多万元。公司是“国家无公害肉羊生产(产品)基地”,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已注册“巴蜀”知名商标,公司已繁育种羊3万余只,生产杂交改良羊30多万只,又推广到10多个省县县,远销泰国,深受好评。养羊收入3.6亿元,人均增收300余元。盐亭肉羊改良面达70%以上,成为全省养羊十强县。
四川弥江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原国营盐亭县曲酒厂基础上,2006年体制转型、技改扩能而组建的民营股份制集团企业。公司占地43亩,原料基地4个,2011年末资产总额4354万元,注册资本金1300万元,职工人数87人。目前企业巳通过国际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个认证,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管理单位。银行信用等级为A级。2010年聘请了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专家为公司科研顾问,同公司研发部工程师、技术人员组成盐亭县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研发课题组,通过几个月的考察、调研、论证,形成了“粮—酒—料—养—肥”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科研院所、县工业、农业、科技部门的专家、学者的评审。以高新技术为支撑,改造传统产业,将系统中的物质,特别是阶段性附产品、废弃物尽可能地再生利用,变为另一生产系统的资源。把传统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长,转变为依靠科技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2011年基地农民人均增收350元,公司节约资源、附产物附加值达200多万元。
据统计,盐亭县有辛弗林和橙皮甙等32个产品被认定为新技术产品,总数增至103 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
科技企业服务平台日趋完善。作为承载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盐亭县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创业孵化服务日益完善。到目前为止,该中心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占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65.7%,仅2012年先后有17项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县级科技计划,授权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已经成为我县发掘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摇篮。
三、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地位不高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偏少。科技型中小企业质量偏低。
(二)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继续凸显。
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创新资金欠缺、融资渠道不畅的尴尬局面,企业资金多用于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转,列入研发计划的资金不多,且多流于计划,导致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
(四)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亟需加强。
(五)科技型中小企业用地困难。
四、发展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
必须引导科技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在注重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服务人员的能力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管理、人才、资金等综合服务。
(二)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化解融资困境
1、创新科技金融政策。建议县政府建立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小额扶持资金,通过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所带来的示范和引导效应,吸引各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侧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此时的科技中小企业体量不大,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小,扶持和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比较容易实现。
2、构建信息平台。信息不对称是金融与科技结合中的一个重要结症。构建银行、政府、投资机构、企业的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科技金融合作引荐平台使各方都能及时了解倒各方的信息,尤其是优秀科技项目的展示流通,才能真正盘活科技金融县场。
3、建立孵化器为主导的天使投资。考虑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资信不足和项目进展的不规范性,只有孵化器直面企业,了解程度最深,建议建立以孵化器为主导的天使投资资金,配套完善的考核机制,最大化的放大资金效益,充分促进科技中小企业高速发展。
(四)建立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支撑体系
建立科学的、多层次、规范化的专技人员资格评价体系。建立配套完善的人才服务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解决人才的后顾之优。
(五)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园区和加速器
针对盐亭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后续发展空间匮乏的问题,建议政府在工业园区划出一片区域建立一个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园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内设标准厂房、办公用房,配套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吸纳我县的高成长性科技中小企业入驻加速器进行“二次孵化”,配合科创中心的“初创期孵化”,共同形成科技企业培育的完整链条。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必将成为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化中最具实力和潜质的生机活力保障,成为深入实施“科技兴县”和“创新驱动”战略的不竭动力和重要力量!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