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绵阳市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坚持情系农民、心想患者,切实把“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好病和看得起病”作为办院宗旨及目标,着力深化医院改革,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进一步强化社会效益为己任 ,加快了医院功能用房与环境的打造,通过艰辛努力,现如今,患者就医环境大为改观,医院规范化建设成绩可喜,各项管理及面貌日新月异,从而,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游仙区委、区人民政府及省、市主管部门领导的一致赞誉。
解决群众有地方看病——政府支持 社会资助建医院
地处108国道(绵梓路)魏城段的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绵阳县魏城公社卫生院。1969年更名为魏城区医院,1993年与红卫乡卫生院(成立于1956年)合并成立为现在的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
2008年,因受“5·12”特大地震影响,医院全部业务用房严重受损,基本无法使用,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下,尤其是在援建方——日本红十字协会的鼎力资助下,共筹资1900余万元新建起了占地25亩、面积达11300平米共三幢宽敞漂亮、宏伟气派,且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医院办公大楼、住院大楼和医技大楼。新的医院,新的平台,为医院大踏步、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进而,从根本上较好地解决了当地及周边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解决群众看得好病——舍得投入 技术实力做支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疑难杂症也随之相应增多,要使患者得到更好地诊疗,无疑需要先进的医疗手段等,有鉴于此,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经多方筹资,更新了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施,及时购买了CT、彩超、数字胃肠机、腹腔镜、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仪、骨密检测仪、远程会诊数字平台等大中型医疗设备,由此,医院的“实力”与治疗手段得到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医院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引进了一批年轻有为、后进十足的技术拔尖人才到医院工作。到目前为止,全院150多职工中,有7名副高职称,有32名主治医师,另有80余人考上了初级职称。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院相继开设了内、外、妇、儿、五官、骨科、皮肤科、放射科、病理科、检验科等30余个业务科室,常年开放床位达到140多张,是目前区内仅有的一所最大的综合型医院,其辐射半径50余公里,担负着周边地区近30万人的防病治病、预防保健和疾病康复等重任,亦是游仙区医保、社保指定医院,白内障复明定点医院,“新农合”定点医院。由于医院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优美,2011年10月,医院通过市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验收,顺利“晋级”,成为全市首家具有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资质的乡镇医院。由于有了较好的设施设备,过硬的人才队伍,一般常见病、慢性病、疑难病和手术等都能在这个医院得到很好的治疗。
解决群众看得起病——心为患者 严把药物采购关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要视患者为亲人,实心实意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减轻负担,才能得到社会和病人的认同与支持。”这是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张翔常常秉承的“服务经”。 基于这样的理念,该院通过深入开展以“用心服务、让患者满意”为主题的活动来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去年,他们还以医院系统举办的 “文明诚信服务年”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全院职工学习“文明诚信服务年”活动的具体方案及详尽内容,及时建立了对科主任、护士长定期“深造”制度与计划,落实了科主任查房制度,并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一环节。医院进一步强化了对医护人员的“三基三严”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实行住院病人电话回访制等。医院每次召开职工大会、中层干部例会或医生工作会诊会,都要把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患关系作为重要内容来加以总结或“点评”,多方倡导大家时时处处“以患者为中心”,尽心竭力为病人创造舒适、温馨、亲情、满意的康复环境。同时,每周五,院领导都要对各科室开展的业务学习、病历书写、疑难病例讨论、差错事故登记等项工作进行督导和全面检查考核打分。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医院建立健全了院、科两级质控网络,对医疗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减少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该院还常年聘请了社会各界人士和病人及家属给予监督,通过数次测评,服务满意度均在97%以上。
在此基础上,医院严格按照二级乙等医院标准,规范了医院科室设置,单设了儿科、院感科、质控科、人事科等职能科室,新建了医院伙食团,供应室、洗浆房、中医库房,美化、绿化、亮化了医院内外环境,规范了门卫保安工作,安装了红外线监控系统,为老百姓较好地营造了一个安全、优美、舒适的诊疗环境。
为切实帮助广大患者减轻医疗负担,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本着“时时心想群众、处处心为患者”的原则,及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约束措施。如《医务人员从业十不准》、《医疗机构执业十严禁》、《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流程图》、《住院病人住院补偿流程图》、《病人权利义务告知书》等。他们在《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社会公开承诺书》中,就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红包、宴请或礼品;严禁收取开单提成费、药品提成费、药品临床促销费和各种形式的药品回扣;坚持患者住院“一日清单制”,保证不分解收费、不超标收费、不自立项目收费……医院在药物采购中,坚持原则,自觉照章办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采购平台及渠道进行采购。由于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销售,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药费用,加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积极开展,广大农民住院实际报销费用已达70%。仅去年,医院支付新农合住院补偿人次达4300多人,补偿金500余万元。同时,减免一般诊疗费用5万余人次近60万元,上述种种惠民举措,为切实缓解农民群众的医药负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倍受全镇及周边数十万人民群众的广泛称道和热情“拥戴”与支持。
这些年来,由于游仙第二人民医院在解决群众无地方看病、用药贵、看不好病的“三难”问题上很下了一番苦功夫,并有效实施了医患关系零距离、医院质量零缺陷和医疗保障零障碍的“三零服务”, 医院先后被上级主管部门和游仙区委、区政府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物价信得过医院”等荣誉,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好评。原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现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宁、原省卫生厅厅长谢明道、现任省卫生厅厅长沈骥、原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吴靖平等领导到该院视察后均给予了高度赞扬。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